翻新时间:2023-08-07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下)
三、语文课程内容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培训标准
(一) 了解语文和语文课程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包含了语文学科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两方面的内容。
(二) 明确语文课程的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见《语文课程标准》)
(三) 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四个特点):
1、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三维设计,相互渗透,螺旋上升;
3、阶段目标具体,更加亲和教师;
4、课程标准留有空间,利于发挥创造才能。
(四) 了解并熟悉语文课程目标
1、总目标(略)
2、学段目标:
( 7—9年级)目标特点:(1)拓展阅读,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2)强化主观感受,进行探究性阅读;(3)注重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4)构筑读写整体,提高读写效益;(5)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新精神;(6)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7)在自主的语文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四、实施建议培训标准
(一) 明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资源的主体、客体和载体;2、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3、了解课程资源利用的途径。
(二) 明确教学建议中所强调的问题: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5、遵循客观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三) 明确评价建议中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原则与方法、评价的三个维度和五个方面(略)。
五、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特点分析
(一) 了解“人教社”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1、“两大系统”(阅读与综合性学习)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和汉语知识等内容;2、“三大板块”融合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方面;3、“专题组元”贯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4、开放弹性的设计思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 了解“苏教社”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1、转变理念,构建创新的语文教材体系;2、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构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育目标;3、“构建”重点:改革单一文选体例,设计新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4、“构建”,必须使教材成为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学习之本。
(三) 了解“语文社”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整套教材以构建新的语文能力实践体系为宗旨,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体现了语文实践的多重功能和训练序列的立体整合。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开放、有机统一、螺旋式上升的原则;2、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于教学内容的五个方面(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3、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强调基础性、现代性、开放性、综合性。
六、教材与参考书
(一) 培训教材: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国家教育部制订,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年7月。
2、《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二) 参考书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年;
3、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你成功了吗
- 昙花一现
- 思念的味道
- 小小
- 期盼
- 暖冬
- 知足
- 我们或许还只是孩子
- 品味年轻
- 回家
- 请不要那样看我的父母
- 微笑
- 爱别离
- 生活的美好
- 飞扬的花季
-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 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办法
- 土建结构设计中的缺陷与应对策略
- 屋面卷材防水渗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桥梁现浇支架的具体安装技术分析
-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 “先就业后择业”为导向的就业
- 关于水轮机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方案改进的探讨
- 浅议沥青路面的公路施工技术
- 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探讨
- 岩土施工工程项目中的注浆技术
- 浅谈沿海地区沟槽钢板桩支撑施工方法
- 提高矿山测量验收精度的改进方法和措施分析
- 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考
- 广东省专利实力指标体系研究
- 关于语文实践
-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国标本二下“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 高中新课程的几个转变
- 学语文非背诵不可
- 虚构,还是要真实?
- 关于“课程教学”的对话
- 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
-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下)
- 万般朗读总关情
-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二)
- “分层教学”在中学语文中的运用
- 就“大阅读”的文章与木棉商榷
- 语文版高中课标语文选修教材说道(一)
- “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