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语文识字教学科学方法建构的心理学依据

语文识字教学科学方法建构的心理学依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语文识字教学科学方法建构的心理学依据

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但字词教学的低效率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期建构符合青少年思维发展水平的科学识字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在教学实践中,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成功经验推动了识字教学研究的发展,而当前形式多样的字理教学的成效也已获得了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共识。不难看出,在实践中都取得实效的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教学方法在形式上正好是对立的,因此,用基础科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这两种方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使之统一在一个科学的理论机制之下,是构建科学语文识字方法的研究思路。随着认知心理学特别是阅读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心理学界也取得了不少中文字词认知的实验室成果。因而,用认知心理学和阅读心理学研究的共识成果来整合识字教学实践的经验,探索字词识别的规律,找出一条形式和内容一致的科学识字教学方法已成为可能。

一、集中识字教学法及莫取得成效的心理学解释

集中识字教学法源于1958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学校的教学实践。集中识字法可以说是归类识字,基本的方法有形声字归类、基本字带字和形近字归类三种。形声字归类教学法充分利用了形声构字规律,将形声字归类,让学生认识形声构字规律,如教学生学习“青——清、晴、情、精、静”一组字,使他们知道这一组字的共同点是都有表音的声旁“青”,加上不同的表义的形旁就构成了这几个字。基本字带字就是通过给基本字加偏旁部首的办法引导学生利用基本字学字、记字,如“主”是“住”“柱”“往”一组字的基本字,其关键在于利用一组字的相同部分组成字串,突出其不同的偏旁部首,通过分析比较,强化记忆字的不同部分,以识记生字。形近字(桥——娇)归类法是抓住一组字字形的相同部分,突出其不同点来记住生字。由此看来,集中识字教学法是基于汉字字形的构成特征,把形旁或声旁等一致的汉字进行归类,指导学生在识字时分析、比较一组字的异同点,概括出一组字的字形规律进行识字,注重的是汉字的生成性特征。从汉字本身的特点看,绝大部分结构复杂的汉字是由结构简单笔画数少的汉字或部件充当其义符、声符或其他成分而构成的。以声符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统计了北京市小学语文12册课本,做声符的部件共有2011个,其中1850个声符是独立成字的,占92%。根据阅读认知心理的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集中识字教学法自觉不自觉地符合了人们的记忆规律,符合了人的主体建构生成思想。在集中识字过程中,形旁、声旁、部件和作为构字成分的简单字被视为一个心理认知单元在单位时间内得到了有效重复,容易产生过度学习。我们研究发现,在SOA(两种刺激不同步呈现时间)较短时,成分字对高频合体字没有启动作用而对低频合体字有显著的启动作用。这个结果说明,高频整字识别,低频字分解识别,因此汉字的知觉单元形成是一个生成建构的过程。由于汉字本身在形式上就起源来说是一种抽象符号,因此对具有一定言语水平但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字形的学习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难点。余贤君等对小学识字教学难点的调查表明,低年级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字形(占54.4%),且在常见字形错误分类中,低年级部件错误高达50%。这个研究结果事实上注释了注重字形教学的集中识字法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集中识字教学法注重字形的字理生成联系,便于小学生对汉字字形的学习记忆巩固,因而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看到汉字能知道字义。有调查研究表明,北京市64.3%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字义是小学识字教学的难点,且相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识字教学的难点在字义(分别占88.9%和87.5%)。因此,集中识字教学法常常会导致小学生实际掌握汉字的巩固率不高,容易加大别字或近旁错误的出现,如把“在”用成“再”,把“是”用成“事”等。上述的调查发现,低年级小学生近青错误占到常见字义错误类型的87.9%,高年级也占到58.8%。集中识字教学班培养的主要是学生字形的类比推理能力,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这说明集中识字教学的成效有局限性。由于字义教学应是也必然是小学识字教学的重点,再加上集中识字教学方法的实践缺陷,促使重视字义教学的分散识字法的应运而生。

二、分散识字教学法及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取得实效的心理学解释

分散识字教学法的创始者是我国著名基础教育家斯霞,她在20世纪60年代南京师大附小的分散识字教学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分散识字教学法注重生字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课文情景中进行生字教学,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现出来。分散识字教学的这种做法符合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规律,注重儿童思维的形象特点,便于儿童在新旧知识经验意义之间建立联系。心理学的实验室研究发现( Coffins& quillian,1969;Just&carpent,1978;Norris,1978;Norris,1986;等),字词的内容特征的心理贮存是有规律的,或按概念的种属关系进行有层次、有等级的语义网络结构贮存,或按某种内容维度并行等第贮存。张钦和张必隐(1997)还在中文认知研究中发现,中文字词认知存在具体性效应。具体性效应指的是具体词比抽象词识别得快。语言认知心理研究的这些发现说明,字词语义的心理贮存是按从具体到抽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意义维度进行的,因此,分散识字教学注重按字义的字理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识字活动,充分尊重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的一般规律,可以也必然会取得巨大的成效。

由于分散识字教学与集中识字教学在形式上是矛盾的,我们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分散识字教学不仅不能在理论上解释集中识字教学所取得的巨大成效,而且不能解决字形是低年级小学生识字教学难点的这一实际问题。因此,分散识字教学法有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

当前各地实行的形式多样的字理教学法,或是突出了集中识字教学的汉字生成性形象特征,或是突出了字义联系的形象性特征,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统一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教学形式上的不一致性。

与语文字词教学密切相关的语言认知心理学的两个共识研究成果:低频汉字存在着而高频汉字不存在笔画数和部件数效应;语言认知存在着具体性效应,分别支持了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教学的合理性。因此,科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建构的关键问题是能否把注重字形生成特征的联系与注重字义知识经验结构的联系统一在一个学习机制之下。在语言认知的实验室研究中,Perfetti等和我们都发现,在SOA特别短时,只有汉字字形对汉字识别起作用,只是在SOA较长时,字义才对字的认知产生影响。这说明在字词认知的过程中,有一个对字形视觉信息的整台阶段和一个产生字义的认知时期,并且这两个阶段是历时的。由于在阅读过程中识别一个字词,通常指的是获得了该字词所具有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对字词的认知经历了一个从字形视觉信息的整会再到语义深层心理贮存的过程。这就是说,注重字形联系的教学和注重字义联系的教学可以统一在一个单一学习机制之下。在阅读认知研究中笔画数和部件数效应的发现,要求识字教学方法应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即儿童识字教学应从结构简单的汉字逐渐向结构复杂的汉字过渡;语言认知的具体性或抽象性效应的存在,要求识字教学应从字义具体的字向字义抽象的字逐渐过渡。把二者整合起来,我们就可得到:汉语识字教学科学方法建构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指导学生从学习简单具体的字词逐渐过渡到学习抽象复杂的字词。

我们上述对语文字词教学实践经验的心理学整合结论,一方面容纳了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教学取得成功的合理性因素,那就是要注重字形和字义等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我们用汉字形、义认知的历时性化解了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教学表面形式上的矛盾。这就从理论上消除了语文字词教学研究的一个误区,那就是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教学方法各有利弊,不能统一。从实际的教学实践看,要实行从字形到字义由简到繁的教学活动,当前最大的障碍是小学语文教材有关字词教学的内容缺乏合理性,没有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征水平规范量化出教学内容。因此,科学量化规范小语识字教学内容,是语文字词教学研究最为迫切的任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文字词教学方法的研究要遵循人们的一般认识规律,充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不同特征,并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走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科学探索之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逝水流年
心路
等待花开的季节
落落
明天
高飞的冲动
微风过处
若有来世
关于年味
星空
真情相守,共渡时艰
在遗忘的地方回忆
十字路口
蛋白质,原谅我
习惯追逐
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原因分析及对策
变频器和软启动器的区别及优劣比较
特低渗透油田提高水井测试效率的工艺方法和工具研究
港口供电系统中谐波的防治探讨
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方法
提高柴油发电机一次启动成功率实践研究
降低制丝线碎丝率方法浅谈
热电厂机械设备检修及维护问题探究
FANUC数控车保证托辊轴尺寸精度的方法探讨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氢气锅炉的仪表控制系统及主要故障分析
基于纳米腔天线阵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究
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原因简析及预防
浅议电力企业装表接电工作中之反窃电技术与应用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调度运行管理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4
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探析2
语文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旗帜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法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二)
我看网络与语文教学
让学生学会感悟
语文课堂教学的民主问题(对话)
语文教学的“黑洞”之谜
寓学法指导于语文教学全过程
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
放下包袱,走出误区
文化与文化教育:两者关系的探讨
虚构,还是要真实?
文白并重是开历史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