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致青年公民》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致青年公民》
一、 教学目标
1、 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2、 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二、 教学重点
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
2、分析《致青年公民》的内在情感旋律,把握诗作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音形式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作者和背景
这是诗人郭小川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写的七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颇具号召力、影响力的政治抒情诗。这首诗最初发表在1955年10月《人民文学》上。1955年,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召开,诗人怀着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火一般的战斗激情,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献上了这首气势磅礴诗篇,号召和鼓励青年积极呼应时代的召唤,投入火热的斗争,勇敢地挑起革命重担,完成先辈未竟事业,为改造祖国的山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原诗较长,选入教科书时作了删节,主要删除了与当时政治背景联系较多的内容。
2、 让学生诵读
3、 理解诗歌
(1) 第1节写了什么?(第1节点明了题旨,指出青年人的身份,不应该再称作“年轻人”,不仅因为“嬉游的童年”已经过去,更是因为已经成为“祖国的精壮的公民”,意味着青年人已不再是自然人,已经成为社会人,因而应该勇敢地担负起祖国、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 )
(2) 第
2、3节写了什么?(号召青年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表明了全诗的主旨)
(3) 第4至6节写了什么?(诗人从未来、历史、现实三维空间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主题。)
(4) 最后一节写了什么?(是全诗的结尾,从祖国和自我的角度提醒青年人明白:祖国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给祖国贡献的越多,我们的生活也就越光辉越广阔。在激越的情感中渗透了人文关怀,便于读者接受。)
4、小结:冯牧在《郭小川诗选•代序》中这样高度评介郭小川的创作:“他的诗篇,他的歌,使我们看到了时代前进的脚步,使我们听到了时代前进的声音。” 这首诗,恰恰就是那晶莹透亮的露珠,折射着时代的光辉。诗人以议论入诗,于感情汹涌中闪射出真理的光芒,使诗成为响亮的战鼓,时代的号角,因而受到青年读者广泛热烈的响应。可以说,化小我为大我,充满强烈的革命责任感,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这正是郭小川诗的灵魂所在。
在形式上,诗人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阶梯诗的形式。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有如阶梯一样的诗行排列,造成了热情奔放的气势。郭小川在《关于〈致青年公民〉的几点说明》一文中曾解释道:“我之所以采取这种所谓‘楼梯式’的排列方法,私心倒不是想搬马雅可夫斯基的现成格式,恐怕主要是因为我不善于使用中国语言。为了表现稍许充沛一些的感情,我写的句子总是老长老长的(短句子总觉得不够劲),而如果把二十个字排成一行,那读者(尤其是朗诵者)一定会感到难念。”采用“楼梯式”排列,使诗充满了力度,增强了音乐性,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当然,诗人当时正处于创作的爆发期,诗作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存在议论多于描绘,思想多于形象的缺陷。
4、 作业:(1)《专家伴读》
(2)预习下课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人怜故乡情
- 我愿意
- 流离
- 不能承受之痛
- 军训纪事
- 前所未有的想念你们
- 背驰
- 颓废记忆
- 故事
- 寂寞
- 给自己最华丽的落幕
- 回收又是一年春
- 淋雨
- 高考
- 生物课
- 轴流一次风机失速与喘振分析及处理
- 浅析农村电力设施保护难点及对策
- 第七回 巴西队再次捧杯 加林查小鸟独舞
- 第一回 世界杯鸿蒙初开 乌拉圭主场登顶
- 第三回 欧罗巴战争阴云 梅阿查续写传奇
- 第六回 不列颠四兄齐聚 贝球王一战成名
- 第九回 红黄牌应时而生 贝球王功成身退
- 第四回 世界杯战后重生 巴西人主场梦断
- 连轧机组生产大规格圆钢的开发及实践
- 第八回 朝鲜人黑马惊艳 英格兰本土夺杯
- 化工企业如何做好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工作
- SF6绝缘的10kV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应用研究
- 电费回收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 第五回 全武行赛场上演 日耳曼传奇首书
- 第二回 独裁者叶公好龙 意大利机关算尽
- 世界多美呀 教案教学设计
- 10松鼠和松果 教案教学设计
- 路旁的橡树 教案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案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 教案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 教案教学设计
- 12 an en in un vn 教案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 七色花 教案教学设计
- 在南极的日子 教案教学设计
- 《致青年公民》 教案教学设计
- a o e 教案教学设计
- 汉语拼音6 J q x 教案教学设计
- 小珊迪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