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31
《小竹排在画中游》 教案教学设计
《小竹排在画中游》教学设计
李永艳
--------------------------------------------------------------------------------
设计理念
1.用美育照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应通过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
2.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作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用多种方式平等对待学生,给予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师生共同亲历发展认知、陶冶情操、引发创造的生命成长过程。
3.用多媒体构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3个笔画;能认9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2.知道风景如画的江南是“鱼米之乡”,受到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赏画,感受美
1.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老师说一则迷语,看谁能猜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欣赏画面,自主识字。
出示CAI课件(江南水乡美丽如画的风景)。请说说画中有哪些景物。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点击画面中的相应景物按钮,出示生字新词:
鸟儿 鱼儿 树木 禾苗
正音:儿,单读时读“er”,在“鸟儿”“鱼儿”中读轻声。
师生合作板书“木”“禾”,引导学生发现巧记方法。
看画面,读新词,感受美。
点评 教学切入巧妙,效率高。
二、入画,体验美
1.创设情境,体验情趣美。
这么美的画面,想不想走进去看一看?说说我们可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
出示CAI课件(小竹排顺水流):老师今天请大家乘坐江南水乡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板书:小竹排)到画中去游一游(板书“在画中游”)。
随手势读好课题:我们乘坐什么在画中游?(重读:小竹排)
我们坐小竹排去干什么?(重读:画中游)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交流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顺、宽、南、绿油油”的音)
2.朗读课文,体验音韵美。
CAI出示不带拼音的课文全文,按标注的停顿、重音符号练习朗读。
举行朗读比赛:同位赛、男女赛、师生赛。
3.精读课文,体会动态美。
播放动画(前两句的情景),欣赏美景。
说说自己的游览体会。(创造性复述前两句)
师生小结:美丽富饶的江南是“鱼米乡”,小竹排真像是在画中游!
4.背诵课文,体验意境美。
背诵全文,给动画课件配音,在优美的音乐中体验课文的意境美。
点评 趣为前提,读为主线。既内化了书面语言,又陶冶了爱美情趣。
三、绘画,创造美
1.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画下来?用水彩笔把“鸟儿唱、鱼儿游”画一画。
2.小展台: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并给大家作介绍,学生互评。
3.指导写“乡”,认识笔画“ㄥ”,完成课后第二题。
点评 经过前两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心中充盈着“美”的情愫,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这时提笔作画,童真童趣溢于笔尖,画面的美丽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热爱美、创造美的情感得以渲泄,画里画外浸染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的真实感情。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个夏天
- 黑色翅膀
- 就算听不到
- 火花
- 世界
- 我的天地
- 蓝色的灰姑娘
- 他年夜雨
- 秋末
- 我的自白书
- 我不放弃
- 夜有所梦
- 高考
- 季节
- 那一天,我18岁
- 摇滚乐中国大陆研究现状
- 对投掷铁饼时出现犯规或失败原因的分析
- 让忠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 互联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刍议
- 初中学生人际信任危机调查与策略研究
- 校园排球比赛接发球“盲区”现象成因及对策探析
-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刍议
- 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生存之道
- 关于码头控制员培训现状与改进建议的研究
- 《志明与春娇》符号解读与文化分析
- 体验营销在我国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 员工退休研究的相关理论进展
- 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
- 整合建构与碎片化输出
- 让宪法精神在我们心中常驻
- 火烧云 教案教学设计
- 《红树林》电教教学设计
- 穷人
- 红树林 教案教学设计
- 怀念母亲教案
- 陶罐和铁罐 教案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实录
-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案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一 教案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案
- 爷爷和小树(导学设计)
- 《詹天佑》教学设计
- 观潮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