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5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邮箱:zhaocaizhenxue@163.com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非……不可……”造句。
4、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东吴以少胜多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的条理。
2、了解赤壁之战的原因以及双方大致的情况。
教学教程:
一、揭示课题。
历史故事记载,东吴的孙权等以三万军队在这里打败了一周曹操的八十万军队,孙权是怎样打败曹操的,他为什么能打败曹操?请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3、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大致)
4、提出读不懂的问题。
三、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想一想赤壁之战的过程,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结果怎样,分段。
2、讨论分段。
(1)(2—4)(5—11)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句读第一段,评议。
2、“调兵遣将”是什么意思?周瑜为什么要这样?
3、“隔江相对”怎样理解?
(大江两岸,两军相对)
4、这段话讲了什么?(起因)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读后同学评议。
2、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3、说说段意。
(打仗之前的准备工作。)
六、朗读课文第
一、二段。
七、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第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吴怎样以少胜多的。
2、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
2、这节课我们要了解周瑜和黄盖是用怎样的计策打好火攻这一仗的。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读后评议。
2、火攻这一仗是怎样开始的?学生默读第
五、
六、七自然段,讨论理解。
(1)文中几次提到“东南风”?为什么要在“东南风很急”的情况下来进攻?
(2)从哪里看出“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而没有防备?
(3)黄盖是怎样接近曹军的?
(4)请同学根据这些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仗是怎样开始的?
3、火攻这一仗是怎样进行的?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第
8、9自然段,着重理解风和火的关系。
出示挂图,让学生结合画面体会凶猛的火攻场面。
4、火攻这一战的结局怎样?
(1)“锣鼓震天”?
(2)曹操为什么要逃跑?
三、总结段意。
(1)朗读课文第三段。
(2)这段话讲了什么?
四、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2、练习造句,巩固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周瑜、黄盖是怎样用火攻打败曹军的,请一个同学简要说说赤壁之战的经过。
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赤壁之战中,东吴以三万军队打败了号称八十万的曹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读全文,思考后讨论。
(曹操失败是因为仗着兵多将广,骄兵轻敌,采取了错误的措施;东吴之所以取胜是因为能知彼知已,扬长避短。)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说说怎样记住的。
2、抄写词语。
五、练习造句。
1、体会“非……不可”“果然”的用法
2、口头造句。
六、作业:
预习《田忌赛马》。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蓝色的灰姑娘
- 火花
- 就算听不到
- 我的自白书
- 季节
- 这个夏天
- 我的天地
- 我不放弃
- 他年夜雨
- 夜有所梦
- 秋末
- 世界
- 高考
- 黑色翅膀
- 那一天,我18岁
- 民主自由之舟
- 运用新媒体引导高校青年的发展与研究
- 浅析《孔乙己》中的文化结构
- 影视剪辑常见技巧分析
- 《老子》中的哲学闪光点及其“道”论的现实局限
- 大墙内的牢狱王国
- “以丑衬美,化丑为美”
- 《四库全书总目》词学观对常州词派的启迪与影响
- 新时期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研究
- 幽默广告的营销手段
- 芥川龙之介和鲁迅的比较研究
- CBA使用新篮球规则的分析
- 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
- 古代中国乡贤文化与旅游地“场所精神”营造及维系研究
- 元分析方法简述
- 回顾拓展三
- 穷人
- 《妈妈的帐单》教学设计
- 习作三
- 口语交际三
- 郑州立才实验学校五年级语文活动报告单 导学案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doc
-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和学生记录单新桥中心小学温希金
- 第11课《新型玻璃》教案
- 老人与海鸥
- 《一夜的工作》教案
- 跑进家的松鼠
- 匆匆
- 老人与海鸥
- 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