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3
冀中的地道战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邮箱:zhaocaizhenxue@163.com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2、学习理清课文条理。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练习用“如果……就……”“不但……还……”造句。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学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道战的产生及作用。
2、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要求。
二、导入新课文,提示课题。
“冀中”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地道战”的?
三、课堂预习。
1、默读课文。
2、各自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思考预习题。
4、提出不理解的内容。
四、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全文可分几段?
(1—3)(4—7)
(8)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讨论交流。
(1)为什么称“扫荡”?
(2)敌人为什么修封锁沟、封锁墙?
3、总结第一段段意。
(讲了地道产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思考文后
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道的结构特点和地道战的历史地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读后讨论。
(1)地道的式样和特点是在第几自然段讲的?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孑口”有什么作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想方设法”是什么意思?
冀中人民是怎样对付敌人的进攻的?
(4)人们在地道里怎样进行通讯联系?
“无线电”和“有线电”为什么加引号?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3、总结段意。
(这段主要讲地道战的特点。)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句读第三段。
2、这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了什么?第二句讲了什么?
3、这段话主要意思是什么?
四、自由朗读全文。
五、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根据课文第二段的内容,画一张地道示意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2、了解记叙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交流地道示意图?!
二、概括中心。
1、冀中人民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
2、举例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3、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中心?
(这篇课文通过讲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表现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三、了解记叙方法。
1、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将中心表达出来的?
2、讨论。
3、小结:学习课文有条理地记叙。
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厕”“虚”半包围。
2、默记本课生字,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3、指名读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
4、用“如果……就……”“不但……还……”造句。
(指导结合句式了解词语用法。)
五、作业:
预习《赤壁之战》。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蓝色的灰姑娘
- 黑色翅膀
- 那一天,我18岁
- 我不放弃
- 季节
- 火花
- 夜有所梦
- 这个夏天
- 他年夜雨
- 我的天地
- 就算听不到
- 高考
- 世界
- 秋末
- 我的自白书
- 校园排球比赛接发球“盲区”现象成因及对策探析
- 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生存之道
- 对投掷铁饼时出现犯规或失败原因的分析
- 互联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刍议
- 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
- 《志明与春娇》符号解读与文化分析
- 让忠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 让宪法精神在我们心中常驻
- 初中学生人际信任危机调查与策略研究
- 员工退休研究的相关理论进展
- 关于码头控制员培训现状与改进建议的研究
- 体验营销在我国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 摇滚乐中国大陆研究现状
- 整合建构与碎片化输出
-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刍议
-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案教学设计
- 观潮 教案教学设计
- 红树林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一 教案教学设计
- 《詹天佑》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 怀念母亲教案
- 陶罐和铁罐 教案教学设计
- 穷人
- 火烧云 教案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导学设计)
- 丑小鸭教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实录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红树林》电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