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8
《家》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2.能够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难点:理解“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家”你们高兴吗?让我们来美美地读课题。(家)2.说到家呀,有几个小朋友它们可顽皮了,它们找不着家了,你看,它们来了——〈贴图、词语:白云、小鸟、鱼儿、种子〉谁能读这些词?自己练练——指名读——评议——奖励图片3.其实呀,找它们的家一点儿也不困难,他们全在大自然的美丽图画中。
(贴图)
只要我们读懂了课文,就能把它们送回家了。
二、初读课文:
1.让我们大声地读读课文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学生读的情况:你把谁送回家了?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板书(蓝天、树林、小河、泥土)
帖图生字,反复朗读。
3.连读课文:老师把这几个词语连起来,就成了下面的句子。
<出示拼音的句子>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去掉拼音的句子>
你会读了吗?现在你想读给谁听就读给谁听,可以读给老师,可以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开始大声地读吧。
(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你最想听谁读课文。
三、美读课文
过渡:你是送谁回家的?带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一)学习课文第一句话
1.你是送谁回家的?读读课文第一句话。2.同组小朋友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送谁回家的?到它的家里去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3.交流汇报:(以下教学步骤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调整)
(1)蓝天是白云的家
我是送白云回家的,在它家里我看到——
[还有谁也是送白云回家的,也来为大家介绍介绍。]
教师:你看,碧蓝碧蓝的天空多美呀,一朵朵白云飘浮在蓝天上。现在你就是一片白云,在蓝天上慢慢地飘呀飘呀,(师生共同表演)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自己在下面读一读。指名读,评读
(2)你还送谁回家的,在它家里又看到了什么?(树林是小鸟的家)交流汇报:我是送小鸟回家的,在它家里我看到——教师:原来树林是这么美啊!老师也想去看一看了!教师范读。老师相信你肯定能把这句话读好了。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3)你还送谁回家的,在它家里又看到了什么?(小河是鱼儿的家)
交流汇报。教师:水里真的那么美吗?你们想不想做与鱼儿?好,现在你就是小鱼了!老师带你们到河里去。播放音乐《小鱼游啊游》。交流:小鱼儿,你刚才在干什么呢?小鱼们,你们游得高兴吗?老师相信你会把这句话读得更好了。指名读,齐读。(4)谁送泥土回家的?你看到了什么?(泥土是种子的家)
交流汇报。
教师:种子生根、发芽、长叶、开花都离不开泥土,泥土中有许多营养可以让种子吸收。指导朗读:你看种子吸收了土里的营养慢慢地钻出来了。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4.小结:小朋友们真有爱心,把四个顽皮的小伙伴送回了家,回到妈妈怀抱的它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它们还邀请大家去做客呢!现在,你喜欢到谁家去就读哪一行!比比谁读得好。(朗读比赛)
5.上台贴图:现在就请你把手中顽皮的小朋友送回家。(学生贴图)
6.拓展:根据你平时的发现,你还知道是的家。
过渡:看,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在家中生活的多快乐呀!小伙伴们有自己的家,你的家在哪儿?(学生回答)这是我们的小家,我们也有一个大家,那就是——我们的大中国。
(二)学习第二句话
1.〈多媒体课件〉:展示风景图,配以歌曲《大中国》
2.看到这些图片,听了这首歌,我想采访一下你们的感受。你最想说什么?
3.就让我们自豪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两行。
4.教师小结:祖国这么美,真像一个大花园,我们小朋友就是这花园里的花朵,快乐地学习、生活。(播放多媒体:配乐朗读第二句话)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5.有一群小朋友高兴得唱起来了,你们听。齐唱《娃哈哈》,全体起立,会唱的唱,会跳的跳起来。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这么美的儿歌,你愿意把它记下来吗?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自由轻声的背诵儿歌
3.配乐背诵儿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读《名人传记丛书》有感
- 读《母亲的故事》有感
- 读《文学之魂——鲁迅》有感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 《水浒传》读后感
- 北京欢迎你
- 《三国演义》
-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 读书后感
- 读《精卫填海》有感
- 《窃读记》读后感
- 读《长歌行》有感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 读《长翅膀的绵羊》有感
- 读《白雪公主》有感
- 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 明清以降太极拳的思想流变研究
- 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动作的发展态势
- 中国十大百岁夫妻的长寿之道
- “美式”高中高质量体育教学的三大要素:机会、内容与方法
- “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运动强度的影响
- 临时运动团队快速信任的理论重构
- 中国女排针对日本、泰国女排进攻战术的拦防体系研究
- 对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竞争平衡机制的思考
- 上海市体育业余训练教练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 明代武术的发展
- 90岁的精彩
- 不同高度脚背正面射门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
- 从IPC田径分级卡的演进看残疾人体育分级理念的演变
- 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体育和运动老年学硕士培养特点及其启示
- 杭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 从《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 于永正老师谈《第一次抱母亲》
- 山东临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读《孔子游春》,谈生态对话
- 宜兴外国语学校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古诗两首》教材解读一
- 春天里的春天——鸿雁长飞读《孔子游春》
- 苹果里的五角星早就藏在那里了!
- 河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及答案(3)
- 广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 汕头市潮阳区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真的是第一次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思考
- 自由:让每个顾客都满意的智慧 《最佳路径》文本研读
- 龙湖初级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