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朱自清:经典常谈(序)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冲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远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冲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是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 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强然远在“四书”注之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在这时代,这些书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还远着呢。理想的经典读本既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但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出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略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分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孤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这部书不是“国学概论”一类。照编撰者现在的意见,“概论”这名字容易教读者感到自己满足;“概论”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着别的——其实什么都只有一点儿!“国学”这名字,和西洋人所谓“汉学”一般,都未免笼统的毛病。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分别标明历史和语言,不再浑称“国学”,确是正办。这部书以经典为主,以书为主,不以“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纲领。但《诗》、《文》两篇,却还只能叙述源流;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的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谈论。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全篇的参考资料,开列在各篇后面;局部的,随处分别注明。也有袭用成说而没有注出的,那是为了节省读者的注意力;一般的读物和考据的著作不同,是无需乎那样严格的。末了儿,编撰者得谢谢雷海宗先生允许引用他还没有正式印行的《中国通史选读》讲义,陈梦家先生允我钞了全份清稿,让排印时不致有太多的错字。
朱自清
一九四二年二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福娃
- 猜迹语真有趣
- 金童玉女
- 书的自诉
- 端午节
- 我的小制作
- 贴鼻子
- 游中山公园
- 危险就在眼前
- 我的新发现
- 包水饺
- 参观汤显祖游乐园
- 我的好朋友——七巧板
- 唱歌比赛
- 谜语
-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分析
- 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模式问题研究
- 谈年表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
- 《建筑电工与电气设备》教学中的逻辑分析
- 班级管理运用情感方法对中专新生适应障碍的辅导的必要性
-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 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
- 大学校园音乐文化与大众音乐文化契合研究
- 秦皇岛市发展太阳能产业的问题研究
-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探索
- 地方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的体现及对策
- 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商务英语教学设计
- 关于都市门户网站广告经营的研究
-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 当前档案管理的发展及信息化建设
- 阳光教案六教学实录
- 影子精彩教案三教学实录
-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影子教学后记教学实录
- 影子教学后记教学实录
- 《比尾巴》课后反思
- 阳光教学片段赏析——课堂辩论教学实录
- 影子精彩教案四教学实录
- 影子教学后记二教学实录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案
- 比尾巴教案比尾巴优秀教案
- 影子精彩教案五教学实录
- 影子精彩教案一(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比尾巴比尾巴教学实录
- 阳光说课设计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