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张中行:关于照猫画虎

张中行:关于照猫画虎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7

张中行:关于照猫画虎

拟这个题目,是想谈谈仿作的效用和利弊问题。

“仿”有广狭二义。如果用广义,我们可以说,任何文章,甚至一言一句,都是仿作,因为很难说古人没有这样写过。这用褒语说是“无一字无来历”,用贬语说是“千古文章一大抄”。但这类的仿,绝大多数是无意的,正如女儿说话像妈妈,熟了,惯了,一张口,不知其然而然地就走了老路。仿也可以是有意的,如苏东坡之于《庄子》,归震川之于《史记》,因为喜欢、钦佩,下笔,有时就心仰手追,希望纸上也出现那样的神理。这有意的仿是取其神,还不是状其貌,所以与狭义的仿有大分别。

狭义的仿是既取其神,又状其貌,也就是俗话说的照猫画虎。广义的仿含而不露,与我们想谈的问题关系不大;这里专谈狭义的仿。

狭义的仿也是古已有之。褚少孙补《史记》仿太史公《史记》,扬雄《法言》仿《论语》,这是体制所限,不得不然。王逸作《九思》,仿《楚辞•九章》,李商隐作《韩碑》诗,仿韩愈文,虽然不用同一格局而神情相似。更近一步,如李白作《拟恨赋》,仿江淹《恨赋》,鲁迅作《我的失恋》(副题为“拟古的新打油诗”,见《野草》),仿张衡《四愁诗》,是亦步亦趋,连格局也一样。其实,就格局之为仿作的外貌条件说,格律诗(包括试帖诗)、填词、谱曲,以及八股文、寿序、墓志铭之类,无妨都算作仿作,因为都是照老样子铺叙一番。

照老样子铺叙,有其必要性。这从消极方面说是不得不如此,譬如你作七言律诗,就必须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双句末尾押韵,平仄协调,等等。从积极方面说还有大好处,是依固定格局练功,所照之猫又大多是成熟的作品,多次重复,会收到稳妥而扎实的效果。因为这样,所以古人学习写作,几乎都用过这种办法,并且重视这种办法。

也许由于古人的启发,也许不是而出于今人的探索而有所得,近些年来,教作文或学作文,着重仿作以求速成的办法像是颇为流行。这表现为“小学生作文”和“中学生作文”之类的书刊为数不少,据说销路也颇为可观。这类书刊选录的文章,大多为学生的习作,有的附有老师或语文专家的批改。显然,这是兼讲作法的范本,意思是还不够这样水平的,可以体会仿效,急起直追。这种办法究竟好不好?

我的看法,适度地用,有好处;如果超过限度,把它看作唯一的灵丹妙药,那就会欲速则不达。

先说好处。前面一再说过这个意思,学作文也要取法乎上,以求至少能够仅得乎中。可是对初学说,取法乎上有时候会感到困难,这就是孔子大弟子颜回说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总之是不知道妙处在哪里。还有时候,大致知道妙处在哪里,可是自己的本领与之差距太大,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欲接近而不得其门而入。如旧时代许多文人对《庄子》就是这种心情,高山仰止,可是上不去,于是不得已,退而学韩柳,甚至更退而学方苞、姚鼐,甘心作桐城派的末流。再举近代大作家为例,鲁迅的作品,大家都承认是至高的范本,可是学它却不容易。至于初学,据我所知,有些人就常常看不懂,不懂,其妙处在哪里尚且不知,自然就更谈不到学它了。这里的问题是理想与可能的兼顾或暂时偏顾的问题。取法乎上是理想,做不到,只好舍兼顾而暂安于偏顾,先要“可能”。“小学生作文”和“中学生作文”之类的优越性就在这里。你说它不够“上”吗?确是如此。可是它是可能拿到手的,容易拿到手的,根据手里的麻雀大过天空的鹰的原则,我们当然应该抓住它不放,就是说,把它看作入门之路,好好利用它,让学习的人于照猫画虎的练习中,不知道如何作的变为知道如何作,不能通顺的变为能够通顺。

得其门而入,提高快,是偏顾“可能”的好处。但不可因此而放弃了兼顾,就是说,不应该停在这里,而不向“理想”或“取法乎上”前进。如果真就停止不前,那就是利用仿作超过了限度,过犹不及,好处会变为坏处。坏处是下面这些:

(一)受拘束,不利于放。有时候,我听见有的老人物或半老人物评论报刊上的某些文章,说是“不脱中学生气”。这意思是,题材范围窄,立意浅易而平常,表达方面,用全力修饰,所得却是疲弱而不自然。这评论自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说中学生时代的文章还不能高,不能深,不能放,这意见是不错的。仿作,以这类文章为范本,就像是在有围墙的体育场里跑步,无论你怎样驰聘,冲到围墙以外的可能是没有的。就作文说是有个框框拘束着,拿起笔,亦步亦趋,就很难跳到框框以外。这从长远方面看是不利的,因为初学作文,提高的一个重要动力是放,即打破拘束。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不再赘。

(二)难得博取就不能取法乎上。由道理方面说,强调仿作的办法未必就不能兼顾博取,但事实是,既然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小学生作文》和《中学生作文》之类上,想同时研读鲁迅以及五四时代及其后的许多作家的许多作品自然就不容易了。其结果是,文思和文笔的泉源仅仅来自学生作品之猫,照样画,即使成绩好,能够完全不走样,也不过完成个同样的猫,想画成呼啸山林的虎是做不到的。成猫而不成虎,这是能得近处之小利而不能得远方之大利,度长短,计得失,是不合算的。

(三)难得大提高。上一节谈写作的低标准和高标准。仿作的范本当然超过低标准,因为不只是没有揪住辫子的错误,而是平稳通顺,在立意、取材、条理、表达等方面都合乎作文法的规程。有的人也许会想,这就够了。知足,不好高骛远,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过,以学习书法为喻,昔日文人写小楷,只求平整匀称,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这就自己说是有成为书法家的机会而不利用,由别人看是甘居中游,总之是未免可惜。学作文也一样,只致力于仿作,满足于平稳通顺,有再提高的机会而不求提高,也是未免可惜。求提高,就不能在仿作的范围内踏步不进,因为仿作有个极限,是逼真范本,而范本,充其量不过是超过“学生气”不多的作品,只满足于此,最多也只是取法乎中了。

由以上的分析看来,仿作的办法,其价值有正反两面:初学,有利于速成;但过于依赖它,就会阻碍向高处远处发展。稳妥的利用办法是取其所长而舍其所短,具体说可以这样:(1)就时间说,早期多用(不是专用)一些,随着程度的提高,逐渐减少。(2)就范围说,即使是早期,也可以兼仿学生作品以外的作品,举例说,读了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作为样本,模仿写两篇回忆也未尝不好。(3)时时记住,仿作是儿童的学步车,扶着它走,目的是终于有一天,能够离开它蹦蹦跳跳。作文的蹦蹦跳跳是广取众长,融会成自己的所见所知和表达格调。这要到他人的汗牛充栋的篇章里去摸索,自己的千百次的胡乱涂抹里去摸索,总是坐在小书桌前照猫画虎是不成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文具盒
石榴
西瓜
可爱的鸭子
我最爱我的洋娃娃
含羞草
我家的老式台钟
桃子
桃子
难忘
傍晚的七星桥
动物的哭诉
家门前的丝瓜
珍奇的植物
香蕉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英语教学中的大学生智力开发
中学英语兴趣教学
撰写小论文在“绿色化学”公选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海运代理实务”教学改革
藏族大学生大学英语学习风格研究
突出创新与实践的服装设计学精品课程建设
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欠缺与对策
多媒体在教学中负面影响的规避机制研究与实践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创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信号与系统研究性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幼儿园童话审美教育初探
称象教案精品设计八名师推荐
中国的复姓课文拓展
猜谜游戏、点评及反思最新
司马光优秀教案五公开课
21称象之教材分析名师推荐
称象教案精品设计B案名师推荐
质疑:“曹冲称象”史无实据最新精品
称象教案精品设计四名师推荐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课文拓展
称象教案精品设计A案名师推荐
知识:从曹冲称象与浮力定律最新精品
一下语文园地五之教材分析最新
猜谜游戏教学实录附点评最新
司马光优秀教案十一公开课
司马光优秀教案十二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