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文第十三

文第十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7

文第十三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这只算是些句子,很少有一章一节的。后来《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也是如此,不过经卜官和史官接着卦爻与年月的顺序编纂起来,比卜辞显得整齐些罢了。便是这样,王安石还说《鲁春秋》是“断烂朝报”[1]。所谓“断”,正是不成片段,不成章节的意思。卜辞的简略大概是工具的缘故,在脆而狭的甲骨上用刀笔刻字,自然不得不如此。卦爻辞和《鲁春秋》似乎没有能够跳出卜辞走。《尚书》就不同了。《虞书》、《夏书》大概是后人追记,而且大部分是战国末年的追记,可以不论;但那几篇《商书》,即使有些是追记,也总在商、周之间。那不但有章节,并且成了篇,足以代表当时的史发展,就是叙述文的发展。而议论文也在这里面见了源头。卜辞是“辞”,《尚书》里大部分也是“辞”。这些都是官文书。

记言、记事的辞之外,还有讼辞。打官司的时候,原被告的口供都叫作“辞”;辞原是“讼”的意思[1],是辩解的言语。这种辞关系两造的利害很大,两造都得用心陈说;审判官也得用心听,他得公平的听两面儿的。这种辞也兼有叙述和议论;两造自己办不了,可以请教讼师。这至少是周代的情形。春秋时候,列国交际频繁,外交的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不用说更需慎重了。这也称为“辞”,又称为“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郑子产便是个善于辞命的人。郑是个小国,他办外交,却能教大国折服,便靠他的辞命。他的辞引古为证,宛转而有理,他的态度却坚强不屈。孔子赞美他的辞,更赞美他的“慎辞”[3]。孔子说当时郑国的辞命,子产生教禆谌创意起草,交给世叔审查,再教行人子羽修改,末了儿他再加润色[4]。他的确是食慎重的。辞命得“顺”,就是宛转而有理;还得“文”,就是引古为证。

孔子很注意辞命,他觉得这不是件易事,所以自己谦虚的说是办不了。但教学生却有这一科;他称赞宰我、子贡,擅长言语[5],“言语”就是“辞命”。那时候言文似乎是合一的。辞多指说出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但也可以兼指。各国派使臣,有时只口头指示策略,有时预备下稿子让他带着走。这都是命。使臣受了命,到时候总还得随机应变,自己想说话;因为许多情形是没法预料的。——当时言语,方言之外有“雅言”。“雅言”就是“夏言”,是当时的京话或官话。孔子讲学似乎就用雅言,不用鲁语[6]。卜、《尚书》和辞命,大概都是历代的雅言。讼辞也许不同些。雅言用的既多,所以每字都能写出,而写出的和说出的雅言,大体上是一致的。孔子说“辞”只要“达”就成[7]。辞是辞命,“达”是明白,辞多了像背书,少了说不明白,多少要恰如其分。[8]辞命的重要,代表议论文的发展。

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游士立谈可以取卿相,所以最重说辞。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那时最重辞。墨子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他主张“言必有三表”。“三表”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9];便是三个标准。不过他究竟是个注重功利的人,不大喜欢文饰,“恐人怀其文,忘其‘用’”,所以楚王说他“言多不辩”[10]。——后来有了专以辩论为事的“辩者”,墨家这才更发展了他们的辩论方法,所谓《墨经》便成于那班墨家的手里。——儒家的孟、荀也重辩。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11]荀子也说:“君子必辩。”[12]这些都是游士的影响。但道家的老、庄,法家的韩非,却不重辩。《老子》里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13],“老学”所重的是自然。《庄子》里说:“大辩不言”[14],“庄学”所要的神秘。韩非也注重功利,主张以法禁辩,说辩“生于上之不明”[15]。后来儒家作《易·文言传》,也道:“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不但是在暗暗的批评着游士好辩的风气,恐怕还在暗暗的批评着后来称为名家的“辩者”呢。《文言传》旧传是孔子所作,不足信;但这几句话和“辞达”论倒是合拍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莫泊桑拜师》有感
向日葵;石头
做个廉洁的人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感
珍惜生活
读《母亲的故事》有感
把“酒”论英雄
读《海伦.凯勒》有感
落水的小孩
读《丑小鸭》有感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论文辑后感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读《骆驼祥子》有感
少年百米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
燃烧荒原大地的一把火
浅议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改革
当代设计中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
基于研究生“考证热”的民族志研究
岫岩玉雕的题材赏析
浅析微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浅析PPT封面设计与研究
高行健与中国
论莫言作品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根源
美国橄榄球运动对城市文化影响的研究
鲁迅笔下的女性地位与命运
北京顺义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及答案(6月)
温州市2011年中考冲刺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
湖北襄州区2011年中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三门峡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安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焦作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昌市十四校2011年中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广东仁化县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嘉定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
江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宜春市2011年初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青云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宜春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金华市2011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