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谈》第2章:从绕口令说起
翻新时间:2023-08-13
《语文常谈》第2章:从绕口令说起
2 声、韵、调
从绕口令说起
有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叫绕口令,又叫急口令,古时候叫急说酒令。例如,(1)“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2)“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这种话说快了准会说错字儿,比如把“葡萄皮儿”说成“皮条蒲儿”,把“扁担”说成“板担”,把“板凳”说成“扁凳”。这就叫绕口。绕口令为什么会绕口呢?因为这里头有双声、叠韵的字。
什么叫做双声、叠韵?用现在的名词来解释,双声就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就是两个字的韵母和声调都相同。(如果不是完全相同,而只是相近,就只能叫做准双声、准叠韵。也有人不加分别。)刚才那两个绕口令里的双声、叠韵关系,可以这样来表示:
上面用横线连接的字是双声,底下用横线连接的字是叠韵。双声和叠韵的字都是字音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同。把许多这样的字安插在一句话里头,说快了就容易“串”。
古人很早就发现汉语字音极容易发生双声、叠韵的关系,因而在语言中加以利用。例如古代有大量的“联绵字”,或者是双声,或者是叠韵。双声的像“留连、流离、辗转、颠倒、踌躇、踟蹰、踯躅、嗫嚅、鸳鸯、蟋蟀”。叠韵的像“逍遥、猖狂、绸缪、优游、蹉跎、逡[qūn]巡、彷徨、徘徊”。现代的象声词也大都利用双声、叠韵关系,例如“丁当”是双声,“当郎”是叠韵,“丁令当郎”是又有双声又有叠韵。双声、叠韵的最广泛的用处是在诗歌方面,一会儿再谈。现在且说双声、叠韵在汉字注音方面的利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风的忧伤
- 奇迹由自己创造
- 老师,你知道吗?
- 人生
- 散步思飞
- 我心中的无锡博物馆
-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 妈妈,不要这样爱我
- 我在成长
- 蒲公英般的天使
- 呼唤的力量
- 扬长,或许是最好
- 学习心态
- 让我们“再见小时候”
- 我也追星
- 中药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PDCA循环模式在提高内科系统病人满意度中的运用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再分流治疗体会
- 明朝早饭吃啥?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 人若微尘(组诗)
- 浅谈院前急救(附30例死亡病例分析)
- 囊膜夹持固定人工晶状体光学部的临床观察
- 试析如何在妇女健康促进工程中充分发挥计生技术服务功能
- 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进展
- 六祖慧能故乡打造“中国禅都”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
- 看性格 知疾病 早预防
- 不是生来偏爱兰
- 宽阔及其他(组诗)
- 《诺贝尔》教学设计五
- 《诺贝尔》教学实录及点评
-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四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一
-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一
-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之一
-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三
-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二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二
- 编辑对联张扬个性——《负荆请罪》课堂教学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