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张中行:按部就班与行云流水

张中行:按部就班与行云流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6

张中行:按部就班与行云流水

作文,先写提纲,就行文时的步伐说是按部就班,因为是顺着既定的路径走。这有如沿着公路或铁路前往某地,路线已定,起身上路,不必再考虑如何取道的事,只要一站一站地前进就是了。

按部就班有好处。好处之一是可以减少失误。执笔为文,有的由于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不够熟练,有时由于一时头脑不够清晰,勉为其难,挤压拼凑,最容易出现三方面的毛病:一是丢三落四,应该说的甚至原来想说的,写的时候却忘了。二是轻重失调,无关紧要的说了不少,应该着重声述的却蜻蜓点水般地放过去。三是次序混乱,因为无计画,想到什么写什么,自然难免头绪不清,缺乏推演贯通的逻辑性。如果下笔前写了提纲,思路上先有了明确的总规画,这类毛病就不会出现,或比较难于出现。好处之二是动笔时容易。这最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少费心思,因为不必时时照顾全面(提纲中已定),写哪里把注意力放到哪里就可以了。二是半路放下不致影响全局。常动笔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篇文章,计画一气呵成而没有成,过些时候继续写,竟不记得上次暂停时究竟想再写些什么,不得已,只好任凭灵机一动,一时想到什么就抓来凑数。这有凑得合适的可能,但不合适的可能自然更多。如果写了提纲,这样的麻烦就不会有。

由此可见,提纲用处很大。但是不是非写提纲不可呢?或换个方式问,没有提纲就一定写不好吗?事实自然不是这样,因为有不少大作家的不少大作品,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推断,写之前是没有提纲的。有,好,没有,也无不可,这要怎么解释?

稳妥的解释似乎是:写提纲是处处通;不写提纲不是处处通,只是部分通。这部分,具体说是两种情况,而且要合起来同时作为条件。

情况之一是关于能写的“人”的,就是说,不写提纲,作者的造诣要比较高,写作经验要比较丰富。古人形容文思敏捷,写得快,有“倚马可待”的话。传说祢衡写《鹦鹉赋》,王勃写《滕王阁序》,都是即席完成;即席完成,自然没有写提纲的余暇。近代、现代的作家,这种随想随写、一气呵成、恰到好处的情况也很不少。这敏捷而有条理的文思,轻快的表达能力,有如铁杵磨成的针,是长期艰苦练习的结果。没有这样的针,想行所无事地绣成美好的花朵,十之八九是会失败的,或者绣而不成,或者成而不美。这种情况的教训意义是什么呢?是一,不写提纲,不按部就班的作法,可以采用,但不能要求人人这样做。二,但是人人有可能这样做,办法是较长时期地练习,包括锻炼文思,随手涂抹。

情况之二是关于所写的“文”的。文有各种,有各体。就应否写提纲说,(1)篇幅长短关系很大。一般说,写书,不能不先有提纲;写长文,比如五千字甚至万字以上,也是绝大多数要有提纲。篇幅短的,或者由于内容简单,或者由于内容不怎么需要有严密的组织,比如写个便条,记一天的日记,自然用不着写提纲。(2)文章体裁关系更大,虽然它与篇幅长短常常有关系。这里专就文体说,大致可以这样认识:a.抒情性质的、随感性质的通常是不写提纲。所谓抒情的、随感的,内容相当杂,其中的大户是现在所谓“散文”,为某事,见某物,有所感,兴之所至,提笔就写,随机转折,兴尽而止,自然用不着写提纲。旧时代没有散文这种进口货,可以收入这个大杂货铺的文体非常多,如笔记、随笔、杂记、札记、游记、日记、题跋、小简以及诗话、词话等都是。这类文章一般篇幅不长,都是出于一时兴之所至,所以没有写提纲的必要。.日用性质的或说处理日常生活的文字,也总是b不写提纲,如便条、留言、通知、备忘之类,一般是三言两语,可以一挥而就,自然用不着多此一举。

人的条件,文的条件,两者相比,后者似乎更有决定性。因此,情况经常是这样:(1)两种条件都具备,不写提纲:(2)两种条件都不具备,写提纲;(3)只具备人的条件,偏于写提纲;(4)只具备文的条件,偏于不写提纲。

不写提纲,行文的路程没有先定,提起笔来,笔锋所向,不是按部就班,而是随着思路临时的演变,联类而及,由此至彼,形态有如行云的飘荡,小溪的流动,可以称为“行云流水”。行云流水自然也有规律,如云不会逆着风向飘,水不能向高处流。但规律不明显,至少从表面看,它总是有任意驰骋的自由。没有凝结为提纲的思路正是这样,它总是有随机走入歧路的可能。情况大致是这样:由于某种机缘,感到有些情意要表达。这情意是确定的,比如态度是赞成,不论行文时思路怎样左冲右突,总不会转到不赞成。至于下笔前思路的状态,那就由很概括到相当细致之间,可以是其中的任何一种。这决定于作者的逻辑的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决定于作者一时对于腹稿要求明晰到什么程度。事实是接近概括的时候多,接近细致的时候少。有些大作家写随笔、杂感一类文章,到拿笔时,心里不过有些强烈而不明朗的情意,这样,笔锋着纸,迤逦前行,适可而止,到固定在纸上,成为如此如彼,常常非作者的始料所及。云要飘动,但飘到何处,自己拿不准,水要流动,但流到何处,自己拿不准,都要凭机缘。作文的行云流水正是这样,有了确定的情意,拿起笔,顺着思路的跳跃、转折向前走,如果有足够的功力,并且尽力而为,常常也能够妙协宫商,恰到好处。

这比起按部就班地走,难度自然大得多。想化难为易,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长期练习,多思多写,取得熟练的布局能力和表达能力。二是扣紧主旨,能够把主旨印在近乎提纲的思路轮廓里就更好。三是在行文的过程中要时时保持思路的条理,前行,变化,要万变不离其宗。三个方面之中,最重要的是长期练习,因为文心的微妙之处可意会不可言传,古人说,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神也罢,明也罢,都要从艰苦的练习中来。

行云流水,难,但有按部就班所没有的优点,这是:(1)灵活多变。因为是随着未曾先定的思路走,而思路,是常常会灵机一动的,只要这动不生硬,不乖违,它就会显得不呆板,不单调。(2)自然。因为笔所写是兴之所至,有兴则写,兴到哪里写哪里,兴尽而止,所以写成之后可以没有斧凿痕。(3)更容易表现个性,这就内容说是情意恳挚,就表达说是风格明显,这两方面都是上好文章的必备条件。(4)读者读了会感到更亲切。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作文,先写提纲虽然有好处,我们却不可把这看作原则,一以贯之。因为:一,并不是所有文体都需要写提纲;二,不写提纲,用行云流水式的写法,常常可以取得更美好的收获。这是可取的一面。不幸还有另一面,是难。怎么办?我想,高明的读者一定都知道,合理的办法不是知难而退,而是知难而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生
妈妈,不要这样爱我
奇迹由自己创造
蒲公英般的天使
扬长,或许是最好
呼唤的力量
老师,你知道吗?
风的忧伤
我心中的无锡博物馆
让我们“再见小时候”
我在成长
散步思飞
我也追星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学习心态
不是生来偏爱兰
人若微尘(组诗)
明朝早饭吃啥?
囊膜夹持固定人工晶状体光学部的临床观察
六祖慧能故乡打造“中国禅都”
浅谈院前急救(附30例死亡病例分析)
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进展
宽阔及其他(组诗)
PDCA循环模式在提高内科系统病人满意度中的运用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再分流治疗体会
中药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试析如何在妇女健康促进工程中充分发挥计生技术服务功能
看性格 知疾病 早预防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编辑对联张扬个性——《负荆请罪》课堂教学探新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一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二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四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之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一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二
《诺贝尔》教学实录及点评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诺贝尔》教学设计五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