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古代诗歌中的“萧萧”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柯《易水歌》对萧萧(一作‘潇潇’)“暮雨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诵读古代诗歌中的这些名句,学生对叠音象声词萧萧发出疑问:象声词是摹拟事物声音的词,然而引诗中出现的风声、雨声、马声、薄叶声声声不同,萧萧一身数任,还能为象声词吗?
笔者的回答是萧萧是象声词,是一个特殊的象声词,其特殊性在可以摹拟事物不同的声音。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其值得探析的文化意蕴。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今人所谓获茜者是也。可见萧之本义为首草。韩愈《秋怀》:白露下百罩 萧兰共憔悴。萧草一人秋冬,即枯萎凋零,这种自然现象令古人产生心物感应,因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萧这一词语来修饰荒凉的物象。在黄 仁《杂咏》“天长沧海阔,何以度萧时”中可以见到,但是比起叠词萧萧来,萧萧的使用频率却更高。萧萧首先出现于先秦典籍中。《诗•小雅•攻》:萧萧马鸣,悠悠蹄膛。屈原《九歌•山鬼》风枫枫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前一萧萧为马鸣之声,后一萧萧为树木摇动之貌。
萧萧是一个特殊的象声词,但所拟之声可以各自有别。萧萧可拟风声、雨声、马鸣声等, 众所周知,这些声响其实是不同的。
1.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杜甫《发闽中》)
2.萧萧疏雨吹檐角,哇哇暖萤啼草根。(王安石《试院中五绝句》之五)
3.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刘长卿《王昭君歌》)
4.云飘飘,水萧萧,一灯香火过闲宵(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五)
5.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a。(李白《送友人》)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上列各例中的萧萧分写不同的声音。例1状风声,例2状雨声,例3状笛声,例4状水流声, 例5状马鸣声,例6状叶落声。这些声响是不相同的。萧萧产生叠声效果,不取决于该词的读音,之所以多种声响皆可用萧萧摹状,是因为这种种声响均传达出悲凉之音。显然,萧萧一词赋有的特殊信息在于描写的多半是秋冬之景。凋零的草木、凄凉的风雨、晦暗的色影无不反映诗人的孤苦幽寂,萧萧与荒凉凄清的景物密切相关。
在悲凉这个意义上,诗人在词语固有含义的基础上对萧萧一词的语义作了创造性拓 展,又衍生出形容词萧萧。一个萧萧可用以修饰千差万别的物事,刻画寂寞荒凉的景物,表现孤独寂寞的心境。因而,一见到萧萧,人们会想到秋风萧瑟落叶飘零,也会想到愁思满腹郁闷难消。
7.渔村寄:富缘江暗,农径萧萧入圃斜。(高启《秋日江居写怀》)
8.穹庐散野如繁星,凉月萧萧照平陆。(詹同《出猎图》)
9.茶烟袅袅笼祥榻,竹影萧萧扫径苔。(牟融《报恩寺》)
10.寒花寂寂满荒忏,柳色萧萧愁暮埠。(焦然《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
11.萧萧行李上征鞍,满目离情欲去难。(牟融《送范启东还京》
12.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上列各例中的萧萧皆为形容词。例7写农径的萧条、寂静,例8写凉月的凄清、寒冷,例9写竹影的稀疏、凄寒,例10写柳色的萧条、凄凉,例11写行李的简陋、寒怆,例12写古垒的萧条、冷寂。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萧萧具有不同的含义,但这些含义皆与凄清的环境不无关系。上列例证其实是不完全的,以杜甫诗歌为例,杜诗就常常活用萧萧以修饰各种凄清的景物。长林何萧萧,秋草妻更碧(《遣兴五首》),萧萧写树林的寂静。渺渺春风见,萧萧夜色凄(《子规》), 萧萧写夜色的凄凉。萧萧紫塞雁,南向欲行列(《七月三日戏呈元二十一曹长》),萧萧写边雁的孤寂。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江上》), 萧萧写地方的偏僻。历代诗人的创作实践丰富了萧萧一词的意蕴,令其使用价值和语用功能大为增强。看来,凄风凉雨、枯木衰草、荒烟冷雾、古垒废塞……举凡衰讽的环境,以萧萧一词形容,都是合理的。
萧和萧萧语义的演进,形成了萧字家族的系列词语。它们都表达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意味。这些词语在古典诗词中是习见的,由此可以看出萧字家族的词语具有生生不息的繁衍能力。
13.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咫元尺。(苏轼《仙都山鹿》)
14.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王安石《离董至善江东望》)
15.江城萧寂甚,每过必含辛。(方丈《泊池口吊吴次尾刘伯宗》)
16.人海里,只我两闲人,吟占萧凉地。(黄景仁《摸鱼儿》)
17.凤怅萧疏,椒殿闲扁。(杜牧《八六子》)
18.商人洒满庙前萃,萧枫风生斑竹林。(陈羽《湘妃怨》)
19.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刘过《自金门》)
20.惟余数卷残书在,破筐萧然笑撩奴、(陆 游《自笑》)
上列各例中含有这一语素的词语皆为形容词,表达的意义:例13之萧瑟指松林的萧条冷落,例14之萧条指村落的寂寞荒疏,例15之萧寂指江城的萧条寂静,例16 之萧凉指场地的萧条凄凉,例17之萧疏指居所的寂寞荒疏,例18之南洲指竹林的萧条冷落,例19之萧索指胀途的萧条凄凉,例20 之萧然指编筐的简陋寒怆。“萧”字家族的系列词语大都表示了一种凄凉寂寞的意味,唯有形容人物风姿优美的萧洒似乎是一个例外,然此词六朝时才出现,且一般写作“萧洒”与萧之本义相去甚远的萧洒渐次被逐出萧字家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由草木名称萧到表现荒凉景物的“萧萧”,由表现荒凉景物的萧萧到反映悲凉心情的萧字家族系列词语,这是一个由浅显到深入、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词语演进的过程中,萧萧及萧字家属的系列同语终于成为古代诗歌中最富表现力的词语之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雨中的我
- 随笔
- 失败
- 暑假趣事
- 千古文人侠客梦
- 镜子与我
- 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 暑假变成了“书假”
- 生命的坚守
- 理解万岁
- 夜未央
- 秋叶的静美
- 成长感言
- 梦里花开
- 删去脸上的无奈
- 巧用药,阻止膀胱炎复杂化
- 长期服心血管药者 须定期做胃镜检查
- 女性养生抓住4个关键期
- 吃榴莲后喝牛奶会中毒吗
- 中风后1~3个月,康复黄金期
- 一支解痉针 要了患者命
- 购药不能只看商品名
- 坏水果还能吃吗
- 土鸡蛋更营养更安全吗
- 降尿酸,用药须小心
- 中药治冠心病 汤剂成药显身手
- 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中医治疗
- 避开“六大误区”结核病并非“痨”不可破
- 别人家的一切,都令人羡慕嫉妒
- 自制药酒讲究多
- 古诗解析集萃之五
- 司马迁与《史记》
- 孙绍振:猜到的为什么比看到的更动人
- 古代诗歌中的“萧萧”
- 复观杨荫榆——回忆我的姑母
-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 《项脊轩志》中的美学意蕴
- 魏晋南北朝文学•曹操、曹丕
- 古诗词名句考辨
- 史铁生:想念地坛
- 萧红与端木蕻良
- 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作家及其“创作模式”
- 谈谈新诗教学
-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 《奇怪的大石头》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