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古诗解析集萃之四

古诗解析集萃之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古诗解析集萃之四

鄂州南楼①

范成大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②。

汉树有情横北渚③,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④,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⑤,武昌鱼好便淹留⑥。

[注]①鄂州南楼: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南楼,以东晋时镇武昌的征西将军庾亮游此而著名,是当时武昌城的一个谯楼,在湖北鄂城县南。范成大登临的是黄鹤山上的南楼。② “黄鹤”句:在南楼附近有黄鹤楼,借用骑鹤仙人的故事。③ “汉树”句:点化崔颢《黄鹤楼》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④三更市:夜市直到深夜。⑤鲈乡:指作者故乡苏州一带鱼米之乡,暗用张翰在洛阳思吴中鲈鱼脍之典。垂钓手:指隐者,用以自喻。⑥武昌鱼好:化用三国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鉴赏提示]范成大(1l26一ll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等职。乾道六年 (1l70)使金,不畏强暴,词气慷慨,几乎被杀。还朝后在静江、成都、建康等地任职。累官至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辞官后退居故乡石湖。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这首诗是诗人在淳熙四年(ll77)自四川东归,八月中秋前一天到达鄂州,中秋夜,受当地官吏的招待同游南楼而作的。首联点出在中秋夜游南楼的时间和遐想。颔联写南楼形胜。颈联写鄂州和江西的夜景。末联抒情,自嘲流连鄂州景色,不如早早回乡的心情。

偶 成

朱 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①。

未觉池塘春草梦②,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①光阴:指时间。②觉:醒。

[鉴赏捉示]朱熹(1130一l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晚年自称晦翁、遁翁。微州婺源 (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年间知南康军。宋光宗时曾知漳州、潭州。宁宗即位,召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但在朝仅四十多天,便因冒犯权贵而被罢免。他是集宋代理学大成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他是宋代理学家中文学修养最高的人,对文学艺术有很高的欣赏趣味,论诗论文都有精辟的见解。他的诗歌最值得重视的是取材于大自然的作品,能以一个理学家的心胸眼光,敏捷地发现山水景物之妙,善于描写冲淡幽远的意境,表现心源的澄净清明;还善于通过景物的描写寄寓学理悟道的情怀,或暗喻治学的心得;更善于表现对大自然生机春意的观照与领悟。这首诗勉励年轻人要爱惜时间,刻苦学习,不要浪费自已的青春。

观书有感 (之二 泛舟)

朱 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①。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行。

[注]①费冲:同“艨艟”,古代一种战船。

[鉴赏提示]《观书有感二首》大约作于绍兴三十二年(l162)前后,写读书治学的体会。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叙述、

描写,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猛涨,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像鸿毛那样浮了起来。后两句是议论,是对上两句哲理的揭示。当“蒙冲巨舰”因江水枯竭而搁浅的时候,多少人费尽力气推,都是枉费,哪能推得动呢?可是严冬过尽,春水方生,形势就一下改变了,从前推不动的“蒙冲巨舰”,此日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多轻快!这首诗给人的启迪是:别做在干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为“蒙冲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一江春水。

忆君王

谢克家

依依宫柳拂宫墙①,楼殿无人春昼长②,

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③。

[注]①依依:形容柳枝招展。宫墙:指北宋故宫。②楼殿无人:宫殿已被金人抢掠一空,后妃宫人也尽数掳走。暗指国破家亡。③断肠:形容极度哀伤。

[鉴赏提示]靖康元年(1l26)十二月,金人攻陷汴京,二年春,徽、钦二帝及在京的皇族全被掳走,宫殿、京城被洗劫一空,北宋灭亡。本词是作者在宋徽宗被掳,中原易主,自己在乱离中来到江南以后所作。这首小令字数虽少,含蓄凝炼。作者多从对面落笔:伤感眼前春色却写故宫之春,追思旧时繁华却吊今日无人,欲吐故国之情却说宫柳多情,春燕无情,作者亡国之痛发自肺腑,千万情感结于数语,故能如此凝重深沉,力透纸背,感人至深。

寒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①。独立疏篱趣未穷②。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并:合,合并。②篱:篱笆。

[鉴赏提示]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连江(今属福建)人。少为太学上舍,应博学宏词试。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上书,不报。后隐居苏州。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它通过对菊花的歌颂,表现出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

道中喜雨①

曾 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②。

一夕骄阳转作霖③,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④,且喜溪流岸岸深⑤。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⑥。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⑦。

[注]①此题为编者所加。②苏:今江苏苏州。秀:秀州,今浙江嘉兴。③霖:一连数日的大雨。④此句语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⑤此句语出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⑥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⑦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望岁:盼望丰收年成。

[鉴赏提示]曾几(1084一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祖籍赣州(今江西赣县),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提举淮南东路茶盐公事等职,后因反对秦桧议和被罢官。秦桧死,重得起用。他作诗以杜甫、黄庭坚为宗。语言轻快流畅,音律和谐,不事雕琢,也讲究字句的锤炼。

这是一首充满轻快旋律和酣畅情致的喜雨诗。这年夏秋间,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间止,大雨三日,庄稼得救。诗人欢欣鼓舞,写了这首七律。时为浙西提刑任上。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颔联正面写一个 “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颈联承“且喜”句。末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山 馆

余 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①。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②,畲田得雨肥③。

渊明谁送酒④?残菊绕墙飞。

[注]①竹扉:竹子做的门。②远岫:远处的峰峦。③畲田:开垦过三年的田。④渊明:陶潜,陶渊明。

[鉴赏提示]余靖,生平不详。余靖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官。此诗大约是他晚年所作,有陶潜、王维田园诗的遗韵,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带孤独惆怅之情。首联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图画。颔、颈两联是诗人近看远眺的秋天景色。末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孤独惆怅的心情。全诗采用由近及远、从景到情的写法,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会感激
新学期的打算
污渍歼灭战
心愿
生命的力量
感动无处不在
观看建国60周年“大阅兵”之感想
瞧!我会做烙饼啦!
我家的小白猫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洗袜子的污渍大战
感动
竹篮打水未必空
珍爱生命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高位转换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设计注意事项
香港海洋公园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小议框架结构外墙渗漏的原因与治理
我国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及其改革路径分析
SS4B型机车无线重联装置测试平台的设计
论语言、言语及社会的关系
道教地理学概念再辨
关于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进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思考
如何营造快乐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广西民族大学女教职工参与广场舞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形成原因及其法医学鉴定
钢管混凝土拱肋灌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之三
《趣识春联》综合性学习活动
《春联》教学设计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四
第二课时 公开课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二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一
《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谈
《泉城》教学实录2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实录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实录
《雾凇》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