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几例古诗的误读
很多古典诗词,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语句,人们往往能脱口而出,掰开揉碎地解释,几乎到了约定俗成的地步。其实,随着现代生活远离古代社会,诸多常识性的文字也日渐生疏,难免后世生吞活剥,以讹传讹。仅举五个手边的例子,便可见一斑。
(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船,不是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当时八位著名的诗人,其中一段专门写李白的醉态。据说,唐玄宗想亲自召见,李白先生仍然保持一副牛哄哄的高人派头儿。所谓“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康熙字典》里明确记载:“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
(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
这个句子,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要了解王勃此序的意义,当时当地的风物不可不晓。对此,宋代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中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宋代俞元德也在其《莹雪丛说下》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义。零散的飞蛾被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就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千古绝唱。
(四)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个方位名词——屋西北角。
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中“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屋漏”首先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粤,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这句诗以借代的修辞方式,举出室内的两个具体地方,“床头”和“屋漏”,代指整个屋子,是列举部分以代整体。两句诗是说: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还是雨脚如麻下个不停。不直言漏湿而说“无干处”,下句的“雨脚如麻”才无语义重复之嫌。
(五)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所谓“红酥手”可作红润的手指,还可解释为一种点心。
陆游著名的词作《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便寓有爱怜之意。另有一说是点心,“红酥手、黄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饮品糕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习贵在质疑
- 想哭就哭
- 从时尚说起
- 入侵者归来(教师手记之34)
- 爱要怎么说―――写给少男少女们(教师手记之三十三)
- 绿,必须永恒!
- 发现并放大你的优点
- 减负之重
- 自荐——提高自己能力的最好办法
- 拒绝
- 人生在于奉献
- 关爱值得一“提”的学生(教师手记之十一)
- 我也想当英雄
- 果子狸的悲哀
-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 生吃大蒜多了缘何会杀精
- 春夏之交谨防手足口病
- 各年龄段的美白方法
- 得了前列腺炎能抽烟吗
- 器官是怎么悄悄变老的
- 性病并非都是性传播
- 5平方米旮旯擎起双硕士:母爱的节奏飞翔的前奏
- 感冒后换把牙刷
- 腐乳是中国的“素奶酪”
- “快餐式”相亲,何以得偿所愿?
- 内心强大的人更愿意省钱
- 久坐不动要常“踩刹车”
- 走进被病魔蚁噬的帕金森人群
- 警惕貌似春困的疾病
- 三副中药影响台湾政治进程
- 《狐狸和乌鸦》背景资料
- 不朽的失眠
- 西湖资料
- 作者资料
- 《美丽的丹顶鹤》背景资料
-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 《要好好学字》背景资料
- 《青松》背景资料二
- 作者及作品介绍
- 《军神》背景资料
- 军神(原文)
- 《小露珠》背景资料
- “北大荒”介绍
- 《青松》背景资料
- 《石头书》背景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