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至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语文版七至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语文版七至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原来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最早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词贵有意境,词人又各具自己的风格。清代张蜒将宋词大致归为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晏殊的《浣溪沙》是婉约词代表作,苏轼的《江城子》和辛弃疾的《破阵子》则被称为典型的豪放词。

我国古典诗歌自唐代始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近体诗并非近代诗,它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通常有八句,绝句有四句,它们都有平仄的要求。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时仗。律诗根据每句字数又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

诗歌的主旨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2)主旨有爱国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诗作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特点大多是忧郁、悲愤。羁旅思乡、贬谪愁思等也属此类。爱情类:歌颂爱情的美好;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压迫;征人思归、思妇念夫。闲适类:隐逸生活的闲适;寄情山水的情趣,以山川田园的美好来反衬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友情类: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友人之间的友谊。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

古代诗歌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托物言志:有些情感,诗人总是不愿或不能直接倾诉,于是诗人就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外物上。包括象征手法。借古讽今: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虚实相映: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衬托、起兴、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作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虽在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此句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一反送别时哭哭啼啼、缠绵排恻的老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

这首诗格律上属五言律诗。首句入韵。中间颔联和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韵。属于送别诗。

《酬乐天扬州动迁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而今我只身独处边远异乡,什么时候回到长安,夜晚与妻剪烛夜谈我在巴山夜晚听雨思乡的愁情。这两句是虚写,想象回家后与妻子团聚时的情景。

这首诗把秋雨夜景与思妇愁绪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夜雨寄北》是爱情诗,表达诗人思念妻子的感情。

《渡荆门送别》

“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深春时节漂泊无定的杨花已经落 尽,叫着“不如归去”的啼血杜鹃,声声凄切。景物描写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被贬的飘零之感、离愁别恨,切合当时情事,也融情入景。次句直叙其事,听说被表龙标尉,爬出涉水迁谪到荒远地区。悲痛愁苦之意不言而喻。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与共。我只有将自己悲痛愁苦的心情寄与明月,请明月传情给夜郎之西的朋友。这样写既表达了自己的愁心忧思,又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劝慰:朋友,在贬谪途中,不要孤独忧伤,有我李白的愁心与天上的明月,伴你同行。这两句诗构思新巧,想象美妙,表达了真挚深长的友情。。末两句发挥的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载体,能给劝慰伴君同行。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使物人格化,表现作者强列的感情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两句是作者的抒怀言志。是根据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诗句,反其意而用之。作者在这里表示,我不怕浮云挡住我的视线,因为我是站在浮云之上的最高层。他坚信自己改革政治的主张是正确的,利国利民的,顽固守旧派的阻挠和反对是不足畏惧的 。作者把政敌比喻成浮云,认为它虽然可以一时遮掩人们的 耳目,但是最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从而进一步表现了作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

这首七绝借登高能望远的描绘,抒发自己作为政治改革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全诗只有句言简意赅,措词委婉而坚决,表现了作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

《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

《饮酒》最后两句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 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次北固山下》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颈联,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雁门太守行》

这首诗是拟古乐府诗。 意境非常苍凉,语气非常悲壮,当时的情况是唐王朝御敌出征的诗篇,大兵压境,敌众我寡,战争十分艰苦,但是唐王朝的将士们毫不畏惧,表现了一种为国效死,凛然无畏的精神。 结尾两句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这是李贺诗歌的突出特点。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其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此诗中造语浓艳,如“黑,燕脂,紫,红,金,”等,极力渲染氛围,诗人在用韵上也很讲究,首先用平声,表现一种昂扬气概,然后转仄声,调子低沉,富于变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童年生活
我的奥比岛
我的童年生活
不要摘花
我的理想
秋游
我的QQ游戏生活
我的小熊袋子
我的QQ生活
老师,我想对您说
我的童年生活——打雪仗
我的QQ生活
我的童年生活
我和衣服的故事
我的童年生活
自己制作一张纸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寝室同学人际交往
“阳光动力”的环球之旅
关于中学生使用网络的思考
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计算机信息管理中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浅析智能化轴承状态检测
为什么春节联欢晚会从晚上8点开始?
你不了解的中国大阅兵
用超声波洗衣服
关于利用北斗卫星建立学生定位安全系统的建议
计算机组装与网络的虚拟教学模式
基于微课的课堂知识点的教学应用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基于GSM红外报警器总体及工作流程设计
芜湖市重点中学2010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泰州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湖北荆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1)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9)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2010年福建省福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0年湖北省石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10)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0年中考语文综合测试题及答案(5)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册重点字词测试卷
北京延庆县201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