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鸟的天堂》教材分析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2词句解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它承接课文的上一段,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出了答案,说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所以在朗读的时候,重音应放在“一株”上。
“不可计数”,“数”在这里读shǔ,作动词用,是“查点数目”的意思;“计数”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合成词,意思是“计算”;“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对榕树的具体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中的“应”读yìng,“应接不暇”是指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太多,作者眼前捕捉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这成群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出了热闹、活泼、自由、欢乐的环境。茂盛的大榕树,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鸟儿在此栖息,真是不折不扣的鸟的天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智者的寓言
- 我的家乡——大舜
- 独角兽传说
- 碎
- 鲁雪利传
- 我的发言稿
- 扫路工人们我想对你说
- 他在我记忆里闪光
- 游玉龙雪山
- 祖国、母亲
- 《永生的战士》读后感
- 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 基因突变的外星人
- 长大不一定烦恼
- 读《让世界充满爱》有感
- 保水土,美生态
- 给孩子真正丰富的课堂
- 把握情感,引导学习
- 叫我怎能不怀念
- 让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 创新思维模式,构建魅力课堂
- 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能
- 课外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班级管理“五部曲”
- 下雨了,我好……
- 寻找失落的童心
- 寓教于乐,因势利导
- 我们家的后院
- 低年级趣味识字的策略
- 我听到了鸟叫声
- 《学与问》教案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 学与问教学实录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习作8·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
- 爱之链
- 我们爱你啊,中国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 苏教:《习作8·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
- 我们爱你啊,中国
- 《学与问》
- 《爱之链》教学设计
- 学与问
- 小学语文六年级:学与问
-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