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试析鲁迅作品的儿童视角

试析鲁迅作品的儿童视角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2

试析鲁迅作品的儿童视角

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鲁迅作品就开始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此后,几乎各套中学语文课本都选入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初中课本涉及的作品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阿长与〈山海经〉》《故乡》《孔乙己》《藤野先生》《雪》等,除后两篇外,这些作品多采用儿童作为叙述者,展现儿童视野里的世态人情,因此,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来考察中学鲁迅作品,也许对我们的教学实践不无裨益。

一、儿童视角:介入或旁观

这里的儿童视角是指以儿童或者成人转换而成的儿童作为叙述者,以儿童的口吻客观地呈现儿童的印象和感觉,做出符合儿童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审美评价。从第一篇小说《怀旧》起,鲁迅自始至终对儿童怀有一种持久的关注,“他的胸中燃着少年之火,精神上,他是一个‘老孩子’”,其不少经典作品都是以儿童视角来展开叙述和思考的。

1.诗意的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成人的沧桑口吻开头,一提起承载着许多记忆和温馨的儿时乐园,叙事者顿时转换为翻砖扒墙的顽童,看“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园竟是一方妙趣横生的乐土,甚至蜈蚣和美女蛇也并不十分可怕可憎。“记忆中的一切都罩上了一层诗意的光芒,使逝去的一切在无知儿童的眼睛过滤中恍恍惚惚多层美感,在这层美感的烛照下,三味书屋也从封建礼教的象征中解放出来,附丽了特有的情趣”:溜出去折腊梅,寻蝉蜕,喂蚂蚁,“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描绣像,都饶有兴趣;先生是和蔼而博学的,即便他不知道“怪哉”,而那拗头诵读的形象,已经成了我们记忆中不逝的风景。

《社戏》展现的是一群儿童月明之夜的浪漫之旅。作为旁观者的“我”在京看戏的郁闷经历被删去,课文是以一个十一二岁少年的身份来开始这次精神还乡的。小说写到和小伙伴们撑船去赵庄看戏时,叙述者动用了他所有的感觉器官,用诗意盎然的文字,写月夜里四处弥漫的豆麦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光下婉转悠扬的笛声,渺如仙境的野外戏台远景,儿童们偷豆、煮豆的欢快场面,字里行间仿佛朦胧着江南水乡的暧暧夜气,欢腾着双喜阿发们的晏晏言笑。这里儿童叙述视角的选择,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叙述策略,更多的是内心情感表达与怀旧情绪流淌的需要。

和上述两篇作品不同,《故乡》中的童年视角只是出现在一段补叙性文字中。“我”到家后母亲提起闰土,这时,一切美好的回忆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闰土守护着一望无际的瓜地。从闰土那里,“我”听到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事儿:雪地里装弶捕鸟,夏日海边拾贝壳,月亮下守瓜刺猹,潮汐来时看跳鱼儿。作者以充满浓郁诗意的笔触,细腻地忆写了“我”和闰土童年时的友谊与欢乐。此时,叙述者已由一个忧郁的返乡者悄然变为十多岁的富家子,叙述语言也转为轻快欢畅,冲淡了现实中的故乡给人的压抑与感伤,而童年回忆中的美丽故乡,深蓝的天空中金黄圆月下的缥缈乐土,正是返乡者苦苦寻觅的治疗成人世界病痛的诗意家园。

2.亲情的温度

在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叙述者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对长妈妈进行了刻画,语气诙谐而富有情趣,但感情又不失深沉庄重。“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就叫她阿长”,“我实在不大佩服她”……稚气可爱的孩子的口气给人一种亲切感。“切切察察”的神态,“大”字的睡相,吃福橘的紧张,“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而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许多“规矩”、“道理”“烦琐之至”、“非常麻烦”,这些抱怨显得率真而幽默,隐藏着浓浓的爱意。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的长妈妈“哥儿”的一声高喊,“三哼经”的误读,做成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愚鲁中见真率,粗犷处显细心,这种发自天性的淳朴无私的爱,至今读来仍觉情真意切,暖人肺腑。

《风筝》似乎是关于文化原罪的诘问和救赎可能的思考,其中以儿童视角展开的叙述仅限于毁风筝一节,但兄长在“精神的虐杀”后的补过之举,兄弟的全然忘却,仍能让我们触摸到“春日的温和”与亲情的温度。

3.旁观者的冷眼

当然,叙事人并不总是事件的介入者,《孔乙己》的叙述者就被设置成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酒保,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冷漠地述说着孔乙己的生存际遇,见证着被看者的可笑与可悲。

以小伙计“我”的视角叙述显示了高超的叙事策略。小伙计的活动舞台在咸亨酒店,因此,孔乙己不会营生,偷书被打,腿折身亡,这些极为重大的事件只作为暗线处理,通过酒客们漫不经心的闲谈侧面交代。而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活动成了叙事明线,他站着喝酒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在旁观者的冷眼中被聚焦,引来掌柜和酒客们的哄笑与嘲弄。在小伙计的儿童视角里,“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人们提起他,仅仅因为粉板上记载着他“还欠十九个钱”。鲁镇的酒店成了世态炎凉的陈列橱,旁观者的冷眼成了人性的显微镜,入木三分地揭示出了“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十五岁的梦
永远的梦——梦遥儿
第三夜雪
真的,愿您幸福
网络
幸福的浅唱
找到自由女神
[远灯行系列]
失眠记
世间的美妙
[远灯行系列]All about me。
远去的大唐
烟花纷飞,情终难了。
[远灯行系列]怒放的生命
我的奥运梦
股前内侧皮瓣紧急替代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颌面部贯通缺损1例
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的3年临床效果观察
像注视恋人一样注视婴儿
细丝弓技术舌侧内收上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
爱情是枚旋转的硬币
现代创伤救治理念与口腔颌面部多发伤救治
5种常用口腔材料的磁共振伪影比较
外科导航技术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修复下颌骨复合性缺损
1??212块股前外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骑自行车的生命教育
腭裂中耳功能异常的综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优化探讨
心没在一起,就是孤独
说不让小孩子干啥,得告诉人家能干啥呀
iWitness摄影测量系统在颌面部应用的可信度研究
《写壳》教学设计
《走出校园认汉字》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春到》教学设计
《谚语三则》教学设计
《夸夸我的小伙伴》教学设计
《交通工具》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走出校园认汉字》教学设计
《平平的手》教学设计
《姐妹岛》教学设计
《新春到》教学设计
自主、求异、创新——第二册《乌鸦喝水》案例及反思
让我们为学生的异想天开喝彩——《乌鸦喝水》教学反思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