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大海睡了》反思四
现代多媒体走进了课堂,成为了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和使用,随之也出现了多媒体在课堂上使用过多、过滥的现象。如何处理好多媒体使用和课堂教学的关系,这是我们在一线的教师一直在不断摸索和研究的课题。在《大海睡了》一课中,我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感知课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多媒体手段在本课的运用,能使教学锦上添花,为此我把教学的部分过程在这与大家分享:
一、紧扣生活,引入新课
1、学生的已知经验是其思维的源泉。首先,我问学生:“同学们,见过大海吗?”“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在一部分学生骄傲地说出了自己对大海的感受后,我及时邀请大家到大海去旅游,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欲望被初步激发。
2、出示多媒体课件。随着画面的展示,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澜起伏、时而惊涛拍岸……千姿百态,尽显眼前。教师和着音乐娓娓道来,强烈的感受,使学习欲望被再次激发。 二、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出示课文中插图的课件,在学生观察插图时,相机引导他们从上到下说明图意。在体会月亮、星空、海鸥、大海多个个体美的同时,感受整个画面的和谐。这样做,可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观察事物的能力,创设情境,进行整体感知。
三、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因此,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如何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将精读训练落到实处。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几个步骤层层推进:
1、教师配乐范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体会文中的美感,我采取了配乐范读的形式。和着节拍,细细品味。
2、抓住重点指导第一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大海睡觉了”这一部分,提出“你从哪里读出大海睡觉了?”“此时大海为什么能睡觉?”由此展开学习,引发出大海的“睡”与风儿、浪儿的“不闹”“不知”有关,进而了解风吹浪打、风平浪静的内在联系。
3、合作体会练读第二句
有了第一句作为基础,第二句的学习可以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指导。先让学生边看图边自由读第二句,说说大海睡着了是什么样的?再在小组内讨论,说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充分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就能较好地突破“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其实是明月、星星的倒影照在大海上这一难点,增加了阅读趣味性。
4、配乐背诵,理解感悟
结尾,教师趁热打铁,给时间让学生当堂背诵,既积累了语言,又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四、欣赏音乐,总结延伸
“军港之夜”中的师生共舞,拓展训练中的“大海打着香香的鼾,做着甜甜的梦,她会梦见什么呢?”这些,也会给学生们带来深远的影响。将课堂与音乐相结合,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教材,这也是我们大语文观的追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暴风雨
- 北京游记
- 我的班级
- 多“味”的秋天
- 春雨
- 秋天的色彩
- 校园
- 廉洁从我开始
- 一次有趣的小试验
- 南澳游记
- 江油李白故居
- 春雨
- 家乡的天鹅湖
- 校园春色
- 秋天的景色
- 探索抗战剧娱乐化的形成原因及健康发展策略
- 浅谈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 用影视图像来解释人类文化
- 浅论陈可辛电影的叙事策略
- 水与火的缠绵――经典影片《双雄》之一二三四解构
- 矫枉不可过正――浅谈国产动画片的规范整改
- 网络电影对电影艺术形式的影响
- 扬琴创新技法对扬琴艺术发展的影响
- 戏梦人生――论张爱玲与李安的《色·戒》对比
- 《中国好声音》对国内电视发展的影响
- 从《爸爸去哪儿》看真人秀节目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
- 从《匆匆那年》看国产青春片的退化
- 微电影的本质与艺术创作
- 动画中影调的重要性
- 以《孟姜女》为例论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方法
- 山村的早晨
- 虎门销烟、0的突破、语文百花园七 教学设计
- 古诗三首、观潮、火烧云、四季童话
- 牛郎织女 教学设计
- 翠鸟、飞吧,海鸥、
- 绿叶的梦、芦叶船、一只贝、快乐的暑假
- 人类的老师
- 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晓景〉、 游园不值 教学设计
- 放飞蜻蜓
- 瀑布 教学设计
- 难忘的八个字
- 张衡|捞铁牛
-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满山的灯笼火把、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成长、球王贝勒、语文百花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