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3
《珍珠鸟》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珍珠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冯骥才以细腻亲切的语言,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全文至始至终贯穿了人性化的语言和笔调,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信赖、尊重、和谐的人文之举,洋溢于字里行间。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活泼,文质兼美,浅显易懂。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要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对话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其思维在互动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升华。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学习,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完全能和谐相处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1.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想认识吗?(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读了课文后谈谈,你对珍珠鸟有了哪些了解。
(板书:怕人-----亲近)
对照板书,生成问题:此时,你脑海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梳理学习目标:珍珠鸟是怎样从怕人到亲近人的?它和作者的感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生变化的?)
(二)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1.再读课文,自主探究,学生与文本对话。
动笔读书:画出文中描写珍珠鸟活动变化的句子,读一读,说说问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习小组交流后汇报,师生与文本对话。
抓住文中许多吸引人的描写处,用多种形式品读,想象感悟,从珍珠鸟逐步亲近作者的活动变化,感受作者细腻的关爱。
(板书:鸟笼四周、书桌、肩上)
假如你现在就是作者,看到可爱的小珍珠鸟,你会怎么做?(指导品读)
(三)赏读课文,品位体会。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
2.结合插图,让学生边读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
探究:珍珠鸟怎敢在“我”肩头睡熟?“我”为什么不动了?在“我”眼里珍珠鸟现在就落在你的肩头,你有怎样的感受?
3.配乐诵读,品位体会。
(四)在读课文,评价“信赖”。
1.回顾课文,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板书:信赖)
2.作者说的仅仅是在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
(五)阅读拓展,升华理解。
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吗?(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冯骥才创作灵感和当时的感受)
推荐文章:《不经意的背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的眼睛
- 精灵古怪的妈妈
- 毛毛历险记——自由降落
- 妈妈的手
- “福尔摩斯”的爸爸
- 我为妈妈感到骄傲
- 我的COUSIN
- 我叫“小睡猪”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我的外婆
- 用微笑面对生活
- 搞笑石
- 我
- 给你一个笑
- 乐观对事
- 长三角泛化趋势下江西的策略研究(1)论文
- 沈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1)论文
-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救济
- 南昌市白水湖物流园区的形成和发展研究(1)论文
- 论对终身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的思考
- “车撞狗”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 广东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论文
- 关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探讨
- 浅析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反思
- 谈高职公共体育课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 浅析吕梁市农村乡村集体负债的处置与效果(1)论文
- 对我国现阶段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超龄现象的思考
-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1)论文
- 所有权社会化之反思
- 发达国家近年产业结构调整及对苏南的启示(1)论文
- 张弛相济,创设课堂节奏美──谈《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动态美的课文与动态美的课堂──《草原》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反思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