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1
黄山奇石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及其分析
1、内容:《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教学的第3课,如果游过黄山,你一定能随口说出黄山的“四绝”;如果没游过黄山,想必也听说过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吧?读《黄山奇石》我们仿佛被作者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我们似乎并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的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
2、分析:
《黄山奇石》一课的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你一定会更喜欢黄山石,也一定会欣赏黄山石了
二、教学目标及其说明
1、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说明:
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配图的3个自然段,可采取看图学文的方法。学习第5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三、教学问题及其说明
1、在教学中由于教学的需要在不同的环节分别创设了不同的问题,以问题提出的形式,让学生能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体现课堂民主的特点,并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基本流程
(二)、教学情景
1、设疑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教师介绍认识天下名山,引出“黄山奇石”并板书)。
问题1:
师:今天我们学《黄山奇石》一课,你知道“黄山”在哪里吗?“黄山奇石”奇在哪儿吗?看谁读了课文后能把这些答案告诉同学们。
生:(读完课文后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导入调动学生想认识黄山奇石的兴趣。
2、图文对照,初读课文。
出示课文中的教学挂图(插图)
问题2:
师:仔细观察挂图,说一说图上的三块石头像什么?
生:、、、、、、
那课文又是怎样写这些石头的?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生字下面画记号。
设计意图:再看图后,先让学生借自己的来描述三块奇石的特点,以便与下一步对课文的学习形成对比,从而加深印象。
3、学习生字。
找出生字后,看注音拼读;
采用字词连教、猜字谜、熟字组词、形近字认读、认读生字卡片的方法来认识生字。
问题3:
师:谁能教大家读读下面的生字,并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记住的?
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学习生字,再教大家认识、交流,从而认识并记住这14个生字。
4、朗读感悟
各自选最喜欢的“奇石”,朗读相应的段落。
指导读,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教师范读。
在小组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互相评价。
问题4:
师:谁能指着图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奇石”。
生:、、、、、、
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读,再说说。
让学生模仿表演,并续编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熟读课文后,对课文有了整体的了解,设计让他们选自己喜欢的图画来介绍给大家,这样既能增强他们对课文的了解,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问题5:
师:你认识那些字,他能组什么词,怎样书写才漂亮?
生:、、、、、、
教师针对重难点进行指导(分析字形与范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由快乐中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会这8个生字的书写,教师重点指导的内容就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并能达到事半功倍。
6、小结:
问题6:
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请你告诉大家黄山在哪?黄山的奇石“奇”在哪了?
生:、、、、、、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总结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7、配餐作业: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黄山一定有了一些了解,回家向家长介绍介绍,并收集黄山风景图片。
设计意图:学习后再向家长介绍,从而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巩固;收集图片的能让学生对黄山有更多的了解。
8、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黄山奇石金鸡叫天都神奇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风光
- 我给全家带来欢乐
- 母亲节
- 玉树加油!
- 老师教我写作文
- 种子发芽
- 虾
- 初春交响曲
- 母爱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美丽的春天
- 春游
- 甲鱼
- 君子兰
- 晨歌。
- 发展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中的应用
- 题组训练,让口算教学更给力
- 幽幽心语伴君成长
-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网络教育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作用
- 优化教学语言,提升学生的内生力
- 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倾听策略
- 贴近学生服务学生
-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浅思
- 思想品德“互动教学”课堂模式探析
- 对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 促进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策略
- 增强英语课堂的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 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 《练习1》教学设计之一
- 《借书》教学设计之二
- 《借书》教学设计之一
- 《春晓》教学设计之二
- 品诗 评画 构画
- 审时度势 化不利为有利
- 《不是为了分数》教学设计之一
- 《春晓》鉴赏
- 诗人孟浩然简介
- 《学跳绳》教学设计之一
- 《春晓》教学设计之六
- 《春晓》教学设计之四
- 《春晓》教学设计之三
- 《春晓》教学设计之五
- 《春晓》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