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7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船、弯、坐、只、看、见、闪、星、蓝、尖”10个生字,会写“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小小的”、“弯弯的”等叠词的美感。
二、教学重点:读文,识字
教学难点:体会叠词的美感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小女孩贴图
四、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背诵《静夜思》。(示图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看到月亮圆了,也想到了与家人团圆。
(出示圆月图片)这就是是那轮(圆圆)的月亮。
2、你看,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变成了一只(弯弯)的月儿,也叫月牙。
识记“弯”字:组词或做动作,加深对弯的识记。
3、这只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呢?
有的小朋友说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请和老师一起写这个“船”字。
4、现在,就请您坐上这只小小的船到天上玩一玩吧。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你看见了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2、叶圣陶老爷爷也看见了这副情境,他是这样说的: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读,评价。(月儿,船儿,星星等)
5、读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觉?
(三)随文识字
过渡:好文不厌百回读,下面咱们一句一句地读,同时认识儿歌里的生字。
1、出示: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个别读
(2)识记:尖(指图,寻找生活中尖尖的东西,会意识记)
2、过渡:这弯弯的、小小的,两头尖尖的月亮船,你一定想---上去。
(1)识记:坐。(启发会意识记),与“座”区分
(2)读一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这样你会读吗?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这样呢?
只看见闪星蓝
(3)识字
A、看:启发会意。手+目=看
组词:看见。教写“见”字。(观察,提醒注意,生写、评价、师范写,描红写字)
B、闪:启发编谜语识记
组词:闪电、闪开、闪闪的星星,闪闪的宝石
C、蓝:偏旁表意。(蓝,一种植物,叶子可以做染料,染出的颜色就是蓝色)
结合生活实际扩词:蓝蓝的天蓝蓝的海蓝蓝的衣服
D、只:多音字。星:自主识记。
2、抽读卡片复习全部生字。
3、淘气的生字宝宝又跳回去了,请你再来读课文。这次,肯定能把这首小诗读流利了。.
课中休:刚才小朋友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表现不错,辛老师请你听听歌,休息一会儿。(欣赏歌曲《小小的船》)
(四)美读课文,体会叠词的用法
1、细心的小朋友早就发现了。这首歌唱得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小小的船.》感觉怎么样?
2、想把儿歌读的很美,除了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还有一个小窍门。
引导读好叠词
辛老师把这首诗改了改,来读一读
(1)弯的月儿小的船。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的星蓝的天。
有什么不一样?
(2)比较:弯的月儿--------弯弯的月儿
小的船------------小小的船
闪的星------------闪闪的星
蓝的天------------蓝蓝的天
像这种词叫叠词,你说话的时候经常使用它会让你的语言生动起来。
3、配乐美读课文。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阅读:月亮总是带给人无穷的想象,寄托着人们丰富的情感。
1、古今中外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月亮的诗,像李白写的另一首《古朗月行》就是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清云端。
2、小朋友自己写的小诗歌也很有味道,你读一读
月亮婆婆月亮婆婆喜欢我,我走到哪它跟着我。我到月下来洗脸,月亮婆婆跑到脸盆里来亲我。
有趣吗?你也可以试着说一说,写一写,说不定,你也能成为小诗人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出租时间的孩子
- 我爱我家
- 我的反思
- 母爱桥
- 成长的第一个台阶——学会坚强
- 美丽的蜕变
- 我现在的班主任
- 菜场捉贼记
- 令人头疼的妹妹
- 我的时间
- 悲伤的香樟树
- 相处、分离
- 因为有圆
- 我的理想
- 鱼儿之恋
- 浅析永乐宫壁画的色彩残缺痕迹
- 山水画浅悟
- 能动借鉴,风格彰显
- 苗寨的思考
- 试论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与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措施
- 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及培育机制研究
- 油画中的光线意境论
- 与自然对话
- “末班车”
- 探究新形势下创新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中西思维方式之绘画审美差异
- 现代设计中唐山皮影文化创新应用
- 综合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婉约和儒雅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三
- 《狼和鹿》教学设计三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二
- 《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二
- 抓住对比 探究明理 ——《狼和鹿》说课设计及反思
-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一
- 《恐龙》教学设计一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一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二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二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
- “语”味浓浓,胜似槐香——《槐乡五月》课堂实录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