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7
词两首:忆江南、渔歌子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忆江南》,熟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意境。
教学步骤:
一、出示课题,简介作者,导入
新课。
1、出示课题:词两首
2、今天,我们学习第一首《忆江南》
3、简介作者(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今陕西渭南县人,幼年时因战乱避难江南,比较接近劳动人民,了解他们的痛苦生活。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语言平易通俗。
4、讨论词和古诗有什么区别,结合本课的学习查阅资料解决。
二、正音正字,朗读诗歌
1、小组学习,正音正字,注意总结自学方法。
谙an
1、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
个人自由朗读。
同桌同学互读互帮。
自由结合齐读。
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三、理解词句的意思。
1、小组讨论以下词语的意思:
《忆江南》旧曾谙:过去曾经熟悉。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
绿如蓝:碧绿如蓝草。蓝:一种可以从叶子里提取青蓝色染料的草。
小组讨论词句的意思。
诗句大意:江南好!我所熟悉的风景是多么美好。
朝阳和江边的鲜花火一样相互映照。
春天的江水清澈明净碧如蓝草。
怎不令人心醉?又怎能使人忘怀?
四、品味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思考:
1、《忆江南》这首词哪些地方是根据江南的特点来写?写出了一幅什么景象?最后一句改成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交流,总结朗读方法。
用江上的朝日和江边的鲜花作衬托,形象鲜明,写江花用红胜火不仅有色彩,而且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五、作业。
1、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渔歌子》,熟读古诗,了解大意。
2、体会诗中意境。
教学步骤:
一、出示课题,简介作者,导入
新课。
1、出示课题:词两首
2、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渔歌子》
3、简介作者(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张志和(730——846)唐代诗人,今浙江金华人。曾在朝廷做过官,后来出家当了和尚,常在太湖附近流浪。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自己的闲居生活。
二、正音正字,朗读诗歌
1、小组学习,正音正字,注意总结自学方法。
西塞sai
鳜鱼gui
箬笠ruoli
蓑衣suo
2、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
个人自由朗读。
同桌同学互读互帮。
自由结合齐读。
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三、理解词句的意思。
1、小组讨论以下词语的意思:
鳜鱼:又叫桂鱼,肉味鲜美
不须归:不必回去
2、小组讨论词句的意思。
诗句大意: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
桃花红,流水碧绿,鳜鱼正肥美。
头顶青箬笠,身披绿蓑衣。
斜风细雨迎面吹来,钓鱼的人不想回家。
四、品味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思考:
1、《渔歌子》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原因。
讨论总结:词人完全融于大自然,沉醉于无限的诗情画意之中,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因此“斜风细雨不须归”。
2、有感情地朗读,交流,总结朗读方法。
3、词中描写的是作者过着隐居闲散的生活,所看到的美妙无比的春光。
五、作业。
1、背诵古诗。
2、练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雪花片片飞
- 一件趣事
- 逛庙会
- 第一次买东西
- 第一场雪
- 假如我是一只蝴蝶
- 我的同桌
- 家乡的海鲜真好
- 逛庙会
- 我心爱的小罐子
- 迎“元旦”拔河比赛
- 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 钓螃蟹
- 元宵节扎气球
- 美丽的秋天
- 高考作文要远离套作和抄袭的“雷区”
- 嗨!卫生委员
- 同题作文大擂台
- 自学考试的现状及改革策略
- 预防教员职业倦怠提升任职教育师资建设效果
- 基于SCORM标准的网络非正式学习资源建设模式研究
- 宏观视角下的干部培训需求调研模型构建
- 爱尔兰公务员培训的特色做法及其启示
- 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学习动力研究
- 医学类在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 19岁少年发《少年不可欺》维权
- 锚准位 踩实点 推进新型军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建立
- 问题情境式教学法在士官创新教育中的运用
- 兵棋推演在美军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
-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成人学习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课堂教案
- 电脑住宅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
- 电脑住宅教案一教学案例
-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一教学案例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二(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 30电脑住宅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
- 知识:恐龙简介教学案例
- 呼风唤雨的世纪试课稿教学
- 电脑住宅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 呼风唤雨的世纪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