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7
螳螂捕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理清思路,把握寓言主旨。
2、准确把握“其”的指代作用。
3、品味方位名词、动作神态描写的精妙。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是学习文言文的启蒙阶段。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尤其是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坚持每天一则文言短文,选自《文言文启蒙读本》,目前已学了119则。由于长期的积累,学生的文言文能力明显提高。就《螳螂捕蝉》这样浅易的文言短文,文字上已没有多少障碍。因此,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文言虚词“其”的准确把握和语言的品味上。
三、教材分析
(一)理清思路:
全文一共三个句子,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别为:记叙、描写、议论。
圈划关键名词,理清记叙、描写的思路:园——树——蝉——螳螂——黄雀——弹丸
(二)领悟主旨
理解字面义和引申义:螳螂想捉蝉,没想到黄雀在自己的后面。引申为只顾眼前利益,而忘记了身后的祸患。
翻译表达观点的句子:这三个小东西都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竟都没有回头看它们身后的灾祸。
告诉我们:居安思危、近忧远虑、瞻前顾后、全面权衡;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
(三)品评语言
1、体会动词的锤炼
请在横线上填空:饮露,欲取蝉,欲啄螳螂,
其共同点:都表示动作。
其不同点:已经发生的动作与将要发生的动作;
爪子的动作与嘴的动作;
饮的是液体;啄的是固体。
2、品味状语的修饰作用
请在横线上填空:高居悲鸣,委身曲附,延颈
这些词语在文中具体描绘了——
蝉:位置、声音、
螳螂:体态、动作
黄雀:颈的动作
这样的描写的作用是:抓住了不同动物的特征,栩栩如生。突出了它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对即将到来的灾祸全然不知。
3、体会方位名词的准确运用及其表达作用
请在括号中填空:上、后、傍(旁)、下
类似的词语还有哪些:左、右、前
这些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代具体的位置,说明危险可能来自四面八方。
4、明确文中六个“其”的指代作用
(1)其:树
(2)其:蝉
(3)其:螳螂
(4)其:黄雀
(5)其:蝉、螳螂、黄雀
(6)其:蝉、螳螂、黄雀
尝试替换之后朗读,效果有何不同?(用代词很简洁;否则罗嗦!)
(四)读写迁移
1、生活中有类似的故事吗?请说一个小故事。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2、回家作业
生活随笔:生活中的“螳螂捕蝉”现象扫描
四、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大约2分钟
背课文
提出背诵的要求:反思背诵的诀窍
两两背诵
交流背诵体会
熟悉语言材料是深入体验感悟的基础
大约3分钟
理思路
点拨与板书
学生发言预测:
表达方式;
关键名词。
理清思路,有助于背诵,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主旨。
大约5分钟
悟主旨
提问:哪一句话与主旨有关?表达方式?
口头或书面翻译
理解故事的寓意;本文是用议论句来表达的。
大约15分钟
品语言
1、动词:饮、取、啄
2、状语:高居悲鸣,委身曲附,延颈
3、方位词
4、“其”
口头回答与书面随测结合;回答问题与朗读背诵结合;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结合。
沉浸文本,结构化地呈现语言知识,具体地体验语言的精妙,加深对主旨的感悟。
大约12分钟
拓视野
提问: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畅所欲言
沟通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
写随笔
生活随笔:生活中的“螳螂捕蝉”现象扫描
读与写结合,培养学生写作迁移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窄小的天空
- 那天晚上
- 他难道是大师
- 贝壳项链
- 花儿
- 《八荣八耻拍手歌》
- 天上的街市
- 寻找
- 还是近视
- 伞
- 八荣八耻儿歌
- 舛误
- 豪日
- 希望如是说
- 自大的蚊子
- 一种富有特色与实效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模式
- ARMA模型对山西省火电在全国比重的拟合应用
- 奶牛饲料最佳搭配比例
- 苹果生长后期要加强管理
- 豫鄂边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 秋大白菜种植有方法
- 探讨水工建筑物的渗漏水处理措施
- 记得住不变的乡音留得住不变的乡愁
- 奶粉追溯一年奶源关键信息没“追上”
- 大投入,先把最迫切的事情办好
- 河道清淤施工
- 探析建筑防水工程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 土木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 大培训,筑牢根基底层突破
- 爱洒学子 情牵山区
- 难忘的童年[学生习作]
- 《润物细无声》
- 徜徉书海,享受阅读
- 观察积累,具体生动——小学生习作指导
- 培养自主,快乐学习——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如何构建真正的语文课堂
- 怎样布置作业科学
- 没有笨孩子
-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之我感
- 小学生作文:看书使我着迷
- 应十分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 课堂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误区及校正
- 爬石记(学生习作)
- 歌声悠扬
- 体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