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7
风雨无阻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采访录音和作文提示的学习,了解什么是采访,怎样进行采访。
2.根据采访录音写作,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并且对这些材料展开想象,写具体。
3.用学到的方法,按采访要求采访本班老师和同学中出现的好人好事,然后写下来。
教学重点:
选择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将习作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讨论导人,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讨论昨晚大家看“新闻联播”节目中,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记者的采访活动,将其表演出来。
2.教师小结:采访是广大新闻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也正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大量采访而公布于众的。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为明天社会的主人,我们了解并学会采访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读例文,认识采访活动
1.指名朗读采访例文,思考:
(1)采访录音中被采访的人是谁?采访什么事?
(2)采访材料中说的是戚老师哪个方面的事?其中有几件?哪一件最主要?“风雨无阻”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出戚老师的什么优秀品质?
2.小结:蔡强同学的采访录音介绍的是戚老师为学生补课的事,其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是星期三晚上的补课。戚老师为朱志成同学补课不是一次。因此,我们习作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写。显然,“雪夜补课”应作为重点,具体地写下来。
3.指读“一个星期三的晚上”段,思考:
(1)这段话哪些地方可以具体地写?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进行补充。(同桌互说)
(2)将“雪夜补课”段完整地写下来。
①先写什么?②再写什么?③最后写什么?
(3)请同学完整地说一说。
4.再读全文,思考:
(1)写戚老师补课的事,除“雪夜补课”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感人的事例?
(2)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在习作里怎样处理呢?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轻轻地、快速地通读采访例文,讨论:根据这个采访录音,怎样以“风雨无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作文的开头你认为可以怎样写?
(2)对戚老师“雪夜补课”和“电话补课”两个事例,怎样接着开头部分写出来?
(3)作文怎样结尾最能表达朱志成和你对戚老师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4)结合讨论,以“风雨无阻”为题,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2.学生读文,教师指导修改。
3.教师小结:
填空:根据采访录音写文章,在了解录音内容之后,先从确立________,再选择________,然后将重点材料写________,最后按记叙文的要求将________。
四、揭示要求,循序练习
1.同桌交流学校老师和同学中出现的好人好事,按采访要求进行采访,然后写作文。
2.指名口述,教师指导集体评议。
3.练习写稿。
板书设计:
习作2
确立中心
选择材料
展开想象,写具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饮食的变迁
- 我爱家乡的龙虎山
- 我幻想的宇宙大战
- 流浪猫
- 森林里的演唱会
- 小鸟飞走了
- 森林惊梦
- 放风筝
- 《地震演习》有感
- 美丽的秋天
- 颠倒的世界
- 校园寻春
- 真不该过度玩电脑
- 今天我当家
- 家的新成员——小轿车
- 浅谈EA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 我国奢侈品市场现状和贸易发展浅谈
-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人民币汇率的误读
- 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 关于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创新的研究思考
- 强化物资集中采购降低成本的几点建议
- 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探索
- 新三板三生万物
- “新丝绸之路”助推区域平衡发展
- 加强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管理探讨
- 2025年学雷锋教育活动方案完整版(最新5篇)
- 现代信息技术下小额贷款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 浅析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发展
-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赤壁之战
- 晏子使楚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题
- 冀中地道战
- 田忌赛马
- 琥珀
- 养花
- 理想的风筝
- 黄河象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四单元测试题
- 金色的脚印
- 丰碑
- 最后的辉煌
- 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