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9

负荆请罪

教学目的:

1.能围绕“避”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并互相交流讨论,弄懂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3.能理解“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体会廉颇的知错就改和蔺相如的忍辱负重、宽容大度都来自于他们的爱国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篇课文,知道这篇课文写了3个小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蔺相如以他的机智、勇敢,粉碎了秦王的阴谋。“渑池之会”蔺相如又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舍生忘死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因此“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大智大勇的蔺相如,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可那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廉颇,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会服气嘛?

二、快速浏览第三个故事。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三、质疑

蔺相如面对秦王的挑衅,用他的唇枪舌剑,连连立功,而面对廉颇的不服气,他采取了什么行动?用书中的一个字来形容。(避)读有关“避”的句子,看看你针对这个“避”字有什么疑问?(1避谁?2怎么避?3为什么避?4避的结果?)

四、品读感悟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生自读自悟并讨论)

学生汇报;

1、解决第一个问题,读懂廉颇的话

师:话说蔺相如在渑池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廉颇心理舒服吗?

生:不舒服

师:什么原因?

读廉颇说的话,和蔺相如产生不和的原因。

生:他觉得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师:什么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生:打仗没有不胜利的,没有不攻克的

师:我们可用一个什么词概括?

生:战功赫赫

师:读一读句子,想想廉颇说这句话时是什么神态?用我们刚学过的一个成语概括。

生:

居功自傲

师:

廉颇不服,仅仅是这个原因吗?

生:

他觉得蔺相如仅靠一张嘴,就爬到他头上了。

师:课件出示句子: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

师:读一读,想象一下,说这话时廉颇什么语气?

生:看不起

生:蔑视蔺相如

生:不屑一顾

师:在廉颇的眼里,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生: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生:没有真本事

师:廉颇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吗?

生:很有理

生:理直气壮的

师: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把廉颇那种不服气的感觉读出来。

(读书,能体会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感情,这才叫做会读书)

你同意廉颇对蔺相如的看法吗?

生:不同意

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生:蔺相如立下大功,靠他的胆略,胆识。

生:是他以命相拼得来的,不仅靠一张嘴。

生:还需要脑子,有勇有谋。

(还有生列举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的才华)

2、理解蔺相如面对廉颇怎么避的和为什么避的

生:找句子读

师:认真读蔺相如对他手下人说的话,从他的言行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境界。

生:廉颇的话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对廉颇又是“避开”,又是……“把车往回赶”,连他手下的人都看不下去。联系蔺相如的话可以知道,他不是怕廉颇,为的是不削弱赵国的力量,维护赵国的利益。

生:蔺相如说“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可见他并没有瞧不起廉颇,能正确对待廉颇的功劳。他认为如果两个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他一心想保卫赵国的利益,蔺相如的思想是好的,品质是高尚的。

生:这是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所以宁可忍让。

师:是啊!如果不以国家利益为重,沉不住气,就容易闹不和。因此,小利益服从大利益。这种品质是高尚的,值得学习的。他的这一避不是为了自己的委屈,而是为了国家呀!让我们一起再读他说的话体会他此时此刻的心境

(生齐读)

当蔺相如大度的话令我们每个人都折服

,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佩服了吗?他又怎么想呢?又怎么做呢?

生:蔺相如的话传给了廉颇,廉颇能“静下心想了想”还认为自己“真不应该”。可以体会到廉颇还是能虚心考虑别人的话的。

生:他都能为国作想,我们都是赵王的左膀右臂,他能做到我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呢?走亲自请罪去。

师:哦我听懂了,原来他也和蔺相如一样有颗爱国之心啊。那他怎么做的呢?

3、理解讨论廉颇的做法,解决避的结果的问题。

师:课件出示句子: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生: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也说明他诚心认错的。

师:荆条是古代一种鞭打的刑具。“脱下战袍,背上荆条”说明他内心痛悔自己过错的程度是很强烈的。

生:

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是想让蔺相如打他,衣服拖光了,而且用荆条来打,多疼啊!足以看出他的诚意。

生:〔图文结合〕

我还从图上看出,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单腿跪下,要知道他廉颇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啊,有句古话叫“男儿有泪不轻掸,男儿膝下有黄金”啊,他堂堂男子汉,堂堂大将军能跪下来恳求蔺相如的原谅,真的放下了将军的架子,放下了他的自尊,痛改前非呀,他真的是个知错就改的大将军呀。

师:(表扬

是啊,大将军的一脱一背一跪,脱下了将军的架子,脱下了他的自尊,不得不令我们敬佩呀。把你们刚才的感受送到字里行间去,行不行?

(指名读后生齐读)

师:人都会有错误,但知错就改很重要。某某读书很认真,对作者用心遣词能认真推敲,而且还注意到了文章的插图。

生:廉颇上门请罪,蔺相如“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这里的“连忙”、“热情迎接”表现蔺相如不计较个人得失。

师:蔺相如胸怀宽广,他把廉颇扶起来后,他们会说什么,又会做什么呢?

生:他们会促膝长谈。

师:好,发挥你们想象的翅膀,好好想想他们讨论了些什么。

(同桌选角色模拟促膝长谈的情景)

生:廉颇:上卿大人,我妨忌您职位比我高,妒忌赵王对您的宠爱,处处与您作对,但您次次容忍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今天特来请罪,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廉大将军知错就改,真不愧为一国大将,快快请起,我俩都是赵国的大臣,何分彼此,将军已认错,我已十分满足,何须行此大礼?

廉颇:您大人不计小人过,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我今后一定与您和睦相处,共同对敌。

生:又如:

蔺相如:(上前扶廉颇)将军这是为何,快快请起!廉颇:蔺大人,您真是宽宏大量,肚中能撑船,我廉颇是粗鲁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顾国家生死存亡和您闹不和,真是罪过。

蔺相如:将军能知错改正,不是很好吗?有何罪过?廉颇:上卿大人,过去您不与我斤斤计较,我感激不尽。您劳苦功高,要是没有您,我国稀世珍宝——和氏璧一定会被秦王骗去;要是没有您,“渑池之会”赵王定会受到侮辱,请您再受我一拜!

蔺相如:将军说的是哪里话,“渑池之会”要不是您的兵力,不但秦王不会为赵王击击,恐怕我和赵王也早就成了阶下囚了。廉颇:蔺兄真是令人敬佩,往后我听您的,我们一起做好赵玉的左膀右臂,为赵国强盛做出贡献。

师总结:从此他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祖国。

他们能从不和到又和好起来,思想上有一个共同认识,那就是那颗忠贞的爱国之心啊。

这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负荆请罪”从词的本意上讲,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现在比喻诚心诚意地道歉。

五、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师:看题目是《将相和》,“负荆请罪”就写了他们和的过程,课文可不可以只要最后一个故事,把前两个故事删除了呢?

生:我觉得这不行,因为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表面上看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之间又紧密相联,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六、拓展延伸

本文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那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呢?为什么?找有关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读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的校园
飞向未来的星球
“鬼”打来的电话
我十三岁了
Thank you for you ending
给老师的一封信
我爱你,春天
我的家乡——揭西
爸爸
游虎山公园
发现王国之旅有感
幸福
激烈的拔河比赛
博客感想
“音乐迷”老爸
8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1例误诊10年的胰岛β细胞瘤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血液净化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应用及护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程序和方法研究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期护理
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要点探讨
浅谈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及控制
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套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保定市西大洋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小议中西日常文化之差异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整体护理体会
浅析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牛郎织女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2
《草原》教学设计二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实录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1
《鞋匠的儿子》教学实录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一
《鞋匠的儿子》
《草原》教学设计三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实录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3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一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