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9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一、教学提示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流畅,清新活泼;构思精巧,首尾呼应;情感饱满,充满激情。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大体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引出话题

1.同学们,大家好!先请大家看一个词语

※——课件(文字):大自然

(1)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大自然里有些什么呢?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让我们一同走进大自然。

※——课件:大自然的图片依次自动播放(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天空、早晨、微风、黄昏)

(2)面对这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你想把大自然比作什么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的确,大自然像母亲,无私地给予人类一切;大自然像智慧老人,启迪人类不断创造,也有人说大自然像本无字书,写着无穷的奥秘……那么,在现代诗人孙友田的眼中,大自然又像什么呢?)

※——课件(文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起读课题

2.咦,诗人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这个“课本”里又写了些什么呢?

——课件(文字):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首诗。

板块(二)了解诗意

1.请每位同学先把课后的生字、词语读准确,然后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的时候,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这些词语的读音:

——课件(文字):

览lǎn

锦jǐn

襟jīn

敞chǎnɡ开

风fēng

相xiāng聚

芬fēn芳fāng

苍cāng劲jìn

黄huáng昏hūn

(1)先自己读读,注意它们读音的特点。

(2)请跟我一起读一遍:第一行,注意前鼻音的发音……;第二行,注意后鼻音的发音……;第三行要同时注意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

2.俗话说得好:旧书不怕百回读!请你默读全诗,看看一共写了几个小节,每一节又写了什么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阅读、思考、讨论。

(通过仔细的阅读,大家一定明白了,这首诗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节:写了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部分是第二到第五节:写了我们投入大自然,勇敢探索,就一定会收获成果。

第三部分是第六节:写了激发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1)你发现没有,哪几个小节的内容是相同的?

(2)你们真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啊!第一节和第六节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这两个小节为什么要相同呢?请大家说说。

(3)嗯,同学们说出了一点儿意思,确实,这两节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课题。但是,这两节放在一头一尾,作者可是独有匠心的啊,相信大家通过学习,最后一定会明白其中的奥妙,迎刃而解。

(4)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诗歌的第二部分品读感悟: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呢?

板块(三)品读感悟

1.※——课件(文字)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呢?

(1)大家带着问题认真地读读2—5节,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出来。

(2)把你找到的内容和同学交流交流。

同学们一定都找到了吧!

※——课件(文字)点击后依次每行出示:翠竹

松柏

果园

沃野

鸣禽

野花

青山

绿水

天空

云锦

早晨

大地

微风

黄昏

(我们看到大自然的绿色课本内容丰富,有许多的事物:在第二节中,有翠竹、松柏、果园、沃野;第三节中有鸣禽、野花;第四节中有青山、绿水;第五节中有天空、云锦、早晨、大地、微风、黄昏。

这四组不同的事物就仿佛是大自然的4页书,都是大自然的文字,沟通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置身于原野、森林、高山……亲近大自然。)

(3)这每一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2.※——课件(文字)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1)请同学们在四人学习小组中,再细细品读2—5节,一同讨论,合作学习3分钟。

(2)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到了,大家都有收获了吧。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让我们共同探讨。

(3)在共同的探讨中,同学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发现了每一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大自然的:第二节的翠竹、松柏、果园、沃野是亲眼所见的,第三节的鸣禽、野花是亲身参与的;第四节的青山、绿水是亲耳聆听的;第五节的天空、云锦、早晨、大地、微风、黄昏是用心感受的。我们调动全身心、动用各种感官,留心观察大自然,才能读懂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课件(文字)点击后依次出现“破折号和后面的文字”:

翠竹

松柏

果园

沃野

——亲眼所见

鸣禽

野花

­——亲身参与

青山

绿水

­­­——亲耳聆听

天空

云锦

早晨

大地

微风

黄昏

——用心感受

3.读完第五节后,你一定发现这里还有个空,可以填上很多内容呢,我们还可以怎样去感受大自然呢?请你发挥想象,像诗人一样来创作一段。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课件(文字):挥动有力的双臂,

去触摸太平洋跳动的脉搏。

迈开坚定的脚步,

去丈量喜玛拉雅山的高度。

你受到启发了吗?看来诗歌的意境是无穷无尽的,可以填上很多内容。但是,诗歌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感,意味深长。

板块(四)反复诵读

1.同学们,请你把刚才的体会融入诗歌中,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先自己读读。

(1)读的时候要注意:无论读到哪一节,都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的眼睛看到了翠竹松柏、你的耳朵听到了青山绿水的对话……带着想象来朗读,能把诗读得更美。请一位同学来读给我们听听,大家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2.面对充满魅力的大自然,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读读这首诗了,请各位小评委给我打打分吧。

※——课件(文字)滚屏

来,配上优美的音乐,我们一起分节朗读,2—5节分别请4位同学读,首尾两节一起读。

※——课件:音乐+大自然的图片依次自动播放(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天空、早晨、微风、黄昏)

3.同学们还记得一开始的发现吗,为什么这首诗的首尾两节要相同呢?现在大家一定明白了,谁来谈一谈。

像大家所体会到了吗?文章首尾呼应,诗句反复,并非简单的重复。篇首是对主题的暗示,两个“去吧”,召唤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绿色”点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篇末是对全诗的升华,激发少年儿童勇敢探索、勇于实践,朗读时要注意对比。

板块(五)活动拓展

※——课件:每人搜集一首描写大自然的诗歌,开个“大自然的赞歌”诗歌诵读会。

三、教学备注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在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充分的想像,将文本读通、读实、读厚。

2.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了电脑还要练字吗
有一段历史,让我们永远铭记
做小孩真难!
时尚=坏学生?
谈网络
老鼠抓猫
歪打未必正着
老师巧妙的画地图方法
我支持文明上网
中国画与油画
美丽人生
一张大钞的自述
蒙娜莉莎的眼泪
世贸废墟
爱在心间
被骗的“快乐”
第九章 三层至尊殿
每种“折磨”都是祝福
“吐槽”,可以有!
患腰椎间盘突出 不宜做仰卧起坐
迷茫是因为拒绝看清真相
从零开始的勇气
多饮水不一定饮出健康
幸福不分先来后到
家中不要老点香
让人大倒“苦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
茶仙子的举报路
卡被盗刷,银行有责吗?
“一剧两星”的突围
西兰花可预防癌症抑制肿瘤生长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读《沉香救母》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说明题型示例
读《微笑着承受一切》有感
《蜗牛的奖杯》教材解读2
团溪镇初级中学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泰州市201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
《沉香救母(一)》教材解读1
《谁的本领大》教材解读:角色朗读,转化情感
《微笑着承受一切》课文解读
常熟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感悟意境,涵咏真情——读《9、母亲的恩情》
曲阜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苏教版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紧扣重点词语 品悟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