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

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2

英英学古诗·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重难点,关键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o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用冒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

”,也可读“

”。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五、指导写字

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反馈检查。

5.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教:左右同宽,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紧下松。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扁日横落在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静的夜晚)

“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

(1)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

(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

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

(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伤心、难过)

⑤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⑥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⑦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

(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

自读,指名读诗句。

(4)朗读指导。

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一些。

(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

(6)指导背诵。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

2.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指导用“思念”造句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课文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你们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古诗《静夜思》。

2.再学几首有关思乡的古诗,并能用书上对话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诵《静夜思》.

2.谁能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呢?

二、拓展知识,积累古诗

1.这首古诗写得非常生动,非常细致地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思乡的深情,其实我国不少诗人都写过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呢,你知道吗?念给大家听一听,

2.老师这儿也有两首思乡的古诗。

(投影片显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月九曰忆山东兄

(唐)王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教师范读诗。

(2)学生熟读古诗。

(3)教师简介两首古诗的背景及诗意。

(4)有感情练读古诗。

三、实践活动

1.你可以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找一个同学合作,仿照本课对话形式,把这首古诗意思、作者说出来。

2.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评选最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观《老牛的爱》读后感
读《乌塔》后有感
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
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感
“洞穴之光”照亮了我
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感
看《家有儿女》后……
走进朱自清
读《海的女儿》有感
顽强的女孩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
读《鸟儿的侦察报告》有感
读《邱少云有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读《亲爱的笨笨猪》有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对策探讨
PPP模式风险分担分析
浅谈哲学之谓美
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看文成公主对吐蕃的影响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武夷岩茶营销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民办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摭谈
论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认定
论古玩交易中刑法的介入尺度
微信上的除夕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郑州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对福建地区品牌经济的分类与讨论
城镇居民现金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的影响
址坊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兴济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州新区二中2011年秋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保沙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
育华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南安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济南市19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济南12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沙坝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苏州新区二中2011年秋初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济南市26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各地各版本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
各地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各版本)
富乐实验中学2011年秋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保沙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七校联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