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认一认4·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两根小棒,四张写着“前”、“后”、“左”、“右”的小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前面“认一认”中学过的24个生字。
2.出示本课16个生字,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些字是已经认识的。教师相机表扬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学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16个生字,已经会认这些字的同学,在课堂中可要争当小老师哦!
二、创设情境,学习“出”、“入”
1.学习生字。
(1)教师走出教室,又走进教室
(2)谁能说一说,刚才老师怎么了?(出去又进来了。)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出”、“入”。“出”是“出去”的“出”,进来就是“人”。
指名读。去掉拼音读。打乱顺序读。
(4)组词。
2.辨析形近字“人”、“入”。
(1)学生拿出小棒搭“人”、“入”。
(2)你是怎样区别的?
(3)教儿歌:左撇出头人一人一人,右捺出头入一入一入。
二、直观演示,学习“开”、“关”
1.读准字音。
(1)教师过渡:“出”和“入”意思相反,后面所要学的两个字也是意思相反的字。
(2)学生看图,根据拼音,试读。
(3)谁真的看懂这两幅图,读准字音了,老师请他上来表演一下,再读一下字音,就知道了。
2.组词。
问:还可以“关”什么?“开”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将汉字或拼音写在黑板上。)
三、自主尝试,学习“坐”、“卧”、“立”、“走”
1.学生自学。
(1)观察图画,根据拼音,读准字音。
(2)口头组词。
(3)四人小组交流。(每人读一个字,组词,别的同学可以纠正或补充。)
2.检查自学。
(1)多种形式读字音。
(2)组词。
四、诵读比赛,巩固生字
1.巩固所学的八个字音。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各种形式轮读。
2.按顺序诵读八个生字。
(1)诵读指导。教师范读。指名读,学生、教师点评。学生自读。
(2)诵读比赛。八个字连读,教师给读好的小组加“★”。
第二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第一组词
1.了解字义。
(1)一个小朋友迷路了,他只知道自己住在村子东边。你能告诉他东边在哪儿吗?西边呢?南边呢?北边呢?
(2)你是怎么分清东西南北的?
2.读准字音。
(1)学生根据拼音试读四个生字。
(2)教师重点带读“东”、“南”。
(3)分层次读字音。(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打乱顺序读。)
3.音形义结合。
(1)指名上台演示。教师说方向,学生拿写有“东”、“西”、“南”、“北”的生字卡,做手势指明方向。
(2)小组演示。一个学生说方向,其他同学指出书中的字,再用手势指明方向。
二、做游戏,学习第二组词
1.读准字音。第二组字也是表示方向的,有一个拼音没学过,同学们可以猜一猜它的字音。
(1)学生自读。要求观察图画,根据拼音,试读生字。
(2)检查、纠正。重点指导读好“前”。
2.游戏:“找朋友”。学生把音节和相关汉字连接起来。
3.游戏:“小小飞行员”。飞行员辨别方向的能力特别强,我们同学也来当一回小飞行员,看谁辨别方向的能力最强?
(1)指名演示。请一同学站起来,在别的同学和自己的桌上按方向正确摆上写有“前”、“后”、“左”、“右”的生字卡。转个身,再放生字卡。
(2)小组游戏。
4.辨析。“前”、“后”、“左”、“右”会因所处的位置不同而表示不同的方向,“东”、“西”、“南”、“北”会不会改变?
三、诵读
1.读本课所学的八个字。学生试读,指名读。学生、教师点评。
2.读全篇16个字。学生试读。诵读比赛。(四人小组内比赛,推荐代表,全班比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炒鸡蛋
- 假如我有七十二变
- 我
- 难忘的“第一次”
- 校园的四季
- 打篮球
- 彝族——祭龙节
- 汇聚颗颗爱心,点燃片片希望
- 我们的家
- 运动会
- 小乖乖
- 我,不平凡
- 我的自传
- 一件有意义的事
- 我的小狗
- 一天(组诗)
- 梦里的美丽乡愁
- 寻找桃源(外二首)
- 三都澳(组诗)
- 那些深埋在文字里的道德困境(作家读作家)
- 从此以后(组诗)
- 法与德的契约之思(创作谈)
- 一个人的成长史
- 余象斗的雕版
- 婚礼上弹吉他唱歌的小士兵(外三首)
- 林何曾的诗(十二首)
- 否定与否定的反义词(外一篇)
- 生命之舟(外二首)
- 自始至终,我只是经过(组诗)
- 梦断双桥人不回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堂实录
- 《少年王冕》教学实录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二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四
-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三
-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一课时
- 《诺贝尔》教学设计一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活动单
-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二
-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一
-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二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一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