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
蔡冰冰
《乌鸦喝水》一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阅读。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组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体会瓶子里的水是怎样渐渐升高的。我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状态,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本课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因此,我就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多方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2、开发了语文教学的多种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验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同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个一个”、“渐渐”的意思,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学生在观察瓶中水的变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在这一情景中,让学生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怕孩子们会出现觉得乌鸦的这个办法并不十分了不起的情绪。如果这样,就阻碍了学生去认真体会文本。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像“说说你还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如果你是这个乌鸦你会怎么做?”这一类的问题。而是与学生一起,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去感受这只乌鸦的高明之举。
在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请学生自读,然后让他们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孩子们很自然地说:“这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好!要的就是你们这句话,我心里暗暗想着。“哦?是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只乌鸦很聪明呢?”
生:“它把小石子丢进了瓶子里,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我知道了,你是想说它想的办法十分不错,对吗?”
(学生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师(皱眉):“可我觉得这只乌鸦有个地方却好像不太聪明,你们瞧,它都是捡小石子放进瓶子,我想如果能找些大石子不是更快能喝到水吗?”
一句话下去,下面立刻有了反应,不一会儿,有许多地方都冒出了一双双小手。
生1:“不,如果捡大一些的石头,大石头很重,沉到瓶底的时候可能会把瓶子打碎的,那样一来就喝不到水了。”
生2:“那个瓶子的口很小,大石子就卡在瓶口进不去。”
听,孩子们的回答多么有道理啊!这些答案有些甚至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常觉得只有中高段的课文才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妙语佳词,想不到在这篇课文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字在孩子们口中变得可究可探起来。听了孩子们这一个个回答,我忍不住笑着说:“看来这只乌鸦的聪明还不仅仅因为它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就连挑选石头的时候,它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学生们都纷纷点头,从他们的笑脸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份说服我的喜悦。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这只小小乌鸦的了解并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表面。
课上到这儿,我觉得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乌鸦聪明的同时发散他们的思维了,于是我请学生们说说“你会用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我会把瓶子打碎,一些大的碎玻璃中还会留下一些水的,我就可以喝这些水了。”生2:“我会去找一根别人丢掉的吸管,把它伸到瓶子里去喝。”
生3:“我会用我的尖嘴在玻璃瓶的下面啄一个小洞,让里面的水流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喝了。”
…… 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富有创新意识的,我想这堂课上我不仅与孩子们一起体会到了文中那个小乌鸦的聪明才智,更让我感受到学生们的智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蚕宝宝生长记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读《夏洛的网》有感
- 皎洁的月光
- 我家是个小型动物园
- 我终于学会了下围棋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我想要个机器人
- 日全食
- 游乐园
- 春暖花开
- 脱棉衣
- 让生活更美好
- 我爱读书
- 发新书啦
- 通用设计视野下的启闭研究
- 浅谈戏曲表演的艺术技巧
- 浅析我国工业产业发展的设计创新策略
- 浅谈紫砂艺术之仿古如意
- 论技术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浅谈书法中文字的“本体”与“载体”地位
- 审美与审丑
- 浅谈艺术中“意”与“象”的关系
- 关于城市家具隐性化的设计研究
- 漫谈紫砂工艺
- 设计的再创造性
- 银元鉴定初探
- 以神塑形,意象万千
- 艺术中的仪式化手势与表现
- 西方文论中“艺术”与“文学”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
-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之一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之一
-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之二
-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
- 《夜晚的实验》简要教学思路
-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一(学生活动单)
- 李清照词 (义乌版)
-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之二
- 陈建先老师《螳螂捕蝉》教学赏析
-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第二教时)
-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