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0
再说《乌鸦喝水》
我所教的班级是整个阶段平均年龄最小的班级,所有的老师对孩子们的评价几乎众口一词——可爱。平时他们经常鸟儿般和你亲近,围在你身边说个不休。身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除了觉得他们可爱之外,更深的感触是他们有很大的潜力,他们的发散思维常令我惊喜不断。
今天讲了《乌鸦喝水》这一课,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可多了”乌鸦为什么要喝水?“”乌鸦为什么只喝瓶子里的水?“”乌鸦是怎么想到喝水的好办法的?“……孩子们和小伙伴合作解决了这些自己提出的难题。有些答案还很精彩呢!一个平时就很活跃的孩子在形容口渴想喝水的感觉时说:”我口渴的时候感觉喉咙里像有个太阳,烤得我的嗓子直冒烟!“一位平时就文静秀气的小女孩稚气地说:”我知道乌鸦为什么只喝瓶子里的水。因为它找了好多地方,没有看见池塘、小河、江河,只看见了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我忙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她继续慢条斯理地回答:“我是从‘到处’这个词看出来的。“她的同桌也不甘示弱,马上站起来补充:“图上画的也只有瓶子呀!”
其实,上课前,我只设计了三个重点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它想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是怎么想到的?”“你们有更好的办法吗?谁比乌鸦更聪明?”孩子们却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这么多他们的“重点问题”,我不禁困惑了,如果俯下身子看学生,那这些问题老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去自主解决疑惑,那课堂时间一定是不够用的。在观看了孙双金老师的课以后,我深深折服于他的问题的精练、直奔主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省时高效的课堂效果。来自于学生的问题还要不要解决?课堂的效率要不要提高?这两个问题困扰着我。我想,除了要吃透文本以外,更多的还是应该背学生,了解他们眼里心中的想法,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才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知道我这样想对不对,晚不晚。
孩子们在这节课上越说越起劲,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他们在和乌鸦比谁的办法多时,说的办法令我惊异。除了想到用吸管,用麦秸吸水以外,一个孩子一本正经地说着他的好办法:”可以找来一个厚点的塑料袋,然后把瓶子推倒,让水流进袋子里,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还有一个男孩子紧缩眉头半天才很有把握地站起来说:”乌鸦可以找来麦秸,把麦秸弄弯,放进瓶子里,再找来一个大点的瓶子,然后把弯的麦秸口对准瓶子,把爪子踩进小口的瓶子,把水一点一点地压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说法立即招来了小朋友的一致反对,有的说,瓶口小,嘴都伸的进去,怎么把爪子伸进去啊?有的说,太费事。还有的说,乌鸦到哪找更大点的瓶子?它能叼的动吗?说的他是哑可无言。我笑着走到他身边,对他和其他小朋友说,乌鸦要谢谢你,因为你帮它动脑筋想办法了,知道吗?你还说到了以后上初中才学到的压力呢!多了不起啊!乌鸦也要谢谢其他的小朋友,是你们让它知道哪个办法能用,哪个办法不能用。你们比乌鸦更聪明!听了我的夸奖,孩子们都笑成了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新年愿望
- 冬天的歌
- 我学会了分担
- 冬天来了
- 我拥有的一个小秘密
-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 盼望冬天
- 我的压岁钱
- 老师:您累了
- 我拥有的
- 一个热心肠的人.
- 老师,您累了
- 过年真好
- 我的快乐寒假
- 一个热心肠的人
- 向动物学习生存之道
- 加强畜牧科技期刊的引领作用 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农学人才培养探讨
- 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之我见
- 家禽MHC分子多态性与抗病育种
- 竹山县畜牧业发展浅析
- 全国畜牧兽医工作会议提出构建畜牧业“六大体系”
- 冬春季节家禽呼吸道疾病防控
- 畜牧多种经营与畜牧业经营创新
- 《家畜繁殖学》教学特色与多媒体辅助技术的应用效果
- “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在《家畜传染病学》课程中的应用
- 四川凉山建成现代畜牧科技园等
- 浅谈高中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 浅议家畜结核病和口蹄疫等传染病的检疫及防治措施
- 加强畜牧场环境保护 促进畜牧业科学发展
- 老北京与新北京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杂谈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反思
- 美丽的北海公园
- 人文北京·名胜古迹
- 北京四合院
- 摔不破的“蛋”
- 北京故宫风光揽胜
- 《北京亮起来了》课后反思
- 北平的四季
- “机智”源于“积淀”──《北京亮起来了》教学感悟
- 《北京亮起来了》教后感
- 从北京看中国的变化
- 语文有效对话中要披文入情──《北京亮起来了》教学案例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