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4
《识字3》教学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三个偏旁。理解本课新词。
2、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诵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写好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上课了,先请学生看老师做一个动作。只见老师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做出一个向远处看的样子。出示“看”字,“上面是一个撇手,下面是目,手搭凉棚向远处看。‘看’多有趣呀,我们今天学的《识字三》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些这样有趣的字,你自己读读课文,比一比,就会找到它。”
评点老师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倡导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插图和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3)把自己记住的字在本子上练写。
评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形、音、义三个因素之间形成联系。
2.交流讨论。
学生把有趣的字写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
评点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儿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记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境,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有助于儿童的理解和记忆,也符合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了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3.检查读书情况。
4.学生自读两遍课文。
评点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诵读歌谣来巩固识字、识词的成果。
三、细读课文,用心品味
1.谁来说说你对宁宁有了哪些了解?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评点教学中,既注意字词的表象联系,又注意每一个词语与歌谣相关语句的内在联系。
2.让我们看看宁宁画的画是什么样的?(指导看图)
评点让学生注意字、词、文之间的联系,把看图、识字、识词、歌谣连为一体。
3.指导朗读课文第一、二句。
4.课文说宁宁是一个粗心的小画家,你觉得宁宁仅仅是粗心吗?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评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始终围绕着学生中不断出现的层层递进的各种疑问展开。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5指导朗读第三句,注意问句的读法。
6.练习背诵,赏读品味。
(1)指导读。
(2)老师配乐朗读。
评点诵读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涵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欣赏、品味的过程。
四、学习生字,认真书写
1.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位置、笔顺。
2.学生练写(先描后仿),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笔顺和写字姿势。
评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既动眼用心,又动手操作,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并在“读帖”“描红”“仿影”以及“临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课堂小结,引申迁移,引导探究,诱发潜能
其实,汉字有趣的地方还很多,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汉字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评点将课堂内沟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也是对教材的深层开发和再利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月夜的回忆
- 期盼
- 在路上
- 雨中的笑声
- 听夏雨
- 在路上
- 我最敬佩的人
- 美丽的小花园
- 柱子
- 文具盒时代
- 那些零碎的往事
- 哦!通过了!
- 黄山游记
- 痛苦之后
- 写给未来的宝贝
- 中国民企电影亟待提升的文化正能量
- 赶考合唱 行业汇聚发展激情
- 赤道·北极
- 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1
- 论“迁想妙得”在图形创意中的应用价值
- 省直先锋 率先垂范做榜样
- 精品力作 唱响时代主旋律
- 手工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重要性
- 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项目评审报告
- 中国电影:故事里的硬实力与全球化的话语权
- 论元代青花纹饰特点及其审美特征
- 吕振华:创业“千里马” 为民“老黄牛”
- 艰苦奋斗 凝聚圆梦力量
- 理论阐释 引领赶考正确方向
- 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2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 13《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水》第一课时“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设计
- 《精读与略读》教学实录
- 《精读与略读 》教案
- 《游园不值》窦桂梅教学实录
- 《七律长征》课堂实录
- 《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问银河》教学设计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谈礼貌》教学设计
- 《识字1》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