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4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案教学设计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
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
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
1、读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①出示课文插图一的投影片,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
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②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书:蓬蓬勃勃)
③再读课文,话画出具体表卅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
(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饕叮撼砻堋⒙痰梅⒘痢⑺募境G啵?br> ④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⑤指导背诵。
要求学生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②学习第1~3句。
a、指名读。
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③学习第4~8句。
a、自由读课文。
b、理解“可贵、仍然、拇指、高贵”等词。
c、理解句子。
“本身”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永久保持”说明什么?读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樟树能“永久保持”香气。
(相机板书:永久保持 拒虫香气)
④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5自然段的体会。
⑤指导朗读。
⑥指导背诵。
3、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4)指导概括段意。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资料提供者:郭晓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玩具
- 我就是我
- 夏天的美景
- 第一次捐款
- 令我委屈的一件事
- 童年趣事
- 救小树苗
- 我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 楼下那只吃草的猫
- 姹紫嫣红总是春
- 我真的很棒
- 我的生日
- 我的启蒙老师
- 布娃娃真可爱
- 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要点探讨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整体护理体会
-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 1例误诊10年的胰岛β细胞瘤
- 8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期护理
- 血液净化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应用及护理
- 气管切开患者套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 小议中西日常文化之差异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程序和方法研究
- 保定市西大洋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 浅析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 浅谈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及控制
-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
- 《鞋匠的儿子》
-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实录
- 《鞋匠的儿子》教学实录
-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2
-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一
-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实录
-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二
-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1
-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一
- 《牛郎织女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二
- 《草原》教学设计三
-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