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让低年级孩子真正喜欢上语文课!
让低年级孩子真正喜欢上语文课!
——《青蛙看海》教学后记
上完了《青蛙看海》这一课,学生们高涨的兴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出新,出奇,巧妙设点?如何让孩子涨涌起学习的欲望,澎湃着学习的激情。激情而又富有理性,兴奋而又平实地进行学习呢?回顾课堂,巧妙布局。
闪光点一:串词成句,回顾前文;
课前导入,出示词语,排列成阶梯状。让孩子读准词,“爬上”词语台阶夺红旗。孩子兴致浓厚。最后留下两个词语“口渴”,“喝水”,比较异同。用“渴”字说词,引出“渴望”,让孩子用“渴望,失望,因为……所以……”连在一起句子。既复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又将字形比较,句子训练有机的糅合在一起。使课堂一开始就洋溢着浓郁的学习氛围。
闪光点二:角色扮演,体悟品读;
让孩子通过自学画出小松鼠和小青蛙说的话。分角色读文。注意这个时候的分角色读文不再是走过场,形式主义。而是整节课的朗读指导重中之重。层层深入的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指名一个孩子扮演松鼠读:“你想看海吗?”师提示读出热情的感觉了吗?你也来演松鼠,再热情的读一读。一个孩子扮演青蛙读:“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师:“你心情怎样?”“失望”“你生活中有过失望的时候吗?来说一说。”“再把这种失望的感觉送到课文中去,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谁也来当小青蛙?”“老师从你的表情中已经感受到失望了!谁再来试一试?”
(由师先固定选出青蛙和松鼠两个角色,戴上头饰,生动表演,换位思考。然后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失望”的心情。通过层次性的朗读指导,使孩子在读中品悟。感受青蛙的心情由渴望——失望——高兴——实现愿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还关注到文中多次出现的感叹号,问号的语气变化。)
闪光点三:互动体验,共享感受;
分角色表演完小松鼠和小青蛙对话部分后,放手让孩子同桌之间互相演一演。师再参与表演。师表演小松鼠。到对话结束后部分“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挑,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青蛙跳的音乐声响起,老师领头,“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往上跳。来,孩子们,大海就在前面了。加油跳啊!一,二,三加油!”。老师往讲台前的石阶上双手叉腰往上跳,孩子们原地跳。“来,就这样用力跳啊,小青蛙,再来!”孩子当中已经有人气喘吁吁了。师采访:“小青蛙跳了这么久你的感觉怎样?”经过现场模拟跳跃,亲身体验,更能体会青蛙的辛苦以及它的努力和坚持。师:“把这样的感觉送到句子中,再读读文中的句子。”这时候的朗读的感觉就和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师:“要爬这么高的山,我们还是劝小青蛙不要跳了,好吗?”“小青蛙你愿意吗?”“不愿意”师引读:“面对这么高的山,小青蛙(生:)还是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师再引:“遇到了再大的困难,小青蛙(生:)还是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
(反复将“一级一级往上跳”做为一个训练点。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让孩子体会青蛙的坚持不懈,进而产生共鸣。语言点的训练和思维的训练结合在一起。)
闪光点四:拓展延伸,课内外结合;
作业一:爬到山顶的小青蛙回到池塘边后,遇到了也想去看大海的小蚂蚁和小蜗牛,它会对它们说些什么呢?回去想想,编一编故事,也可以写下来。
作业二:回去阅读《课文同步拓展阅读训练》中的小《老鼠观海》。将课文延伸,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走出课堂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相信一名好的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孩子中的一员。和孩子们共呼吸,同进退。老师的一喜一怒都随着生而动。融情于文,课堂上自然是一片春光灿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I don't like weekend
- 英语日记
- I love me home
- Merry Christmas!
- 童年
- 英语随笔【1】
- my summer holiday
- MY mother
- my name is Emma
- I must record this week
- family
- Electricity
- A Phone Friend
- My new friend
- 于西方节日的英语作文
- 1型糖尿病合并断针遗留体内1例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 儿童病毒性脑炎与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鉴别诊断
- 超声诊断在妊娠期乳腺癌38例中的应用
- 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 医患矛盾视角下中西方死亡观差异与死亡教育研究
- 颅脑外伤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 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友谊
- 从虚实论治乳腺增生
- 贵州省肺结核高发地区五年控制效果分析
- 《黄帝内经》理论思维与亚里士多德动物学理论之比较
- 新斯的明治疗急性曼陀罗中毒6例临床体会
- 藏药“帕蒙丝哇”灰绿黄堇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我们为什么热爱中国
- 低场强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胆道梗阻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
- 云南省大麻药生境及认知使用状况调查
- 《瀑布》教学设计
- 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 《瀑布》教学设计
- 《瀑布》教学设计
- 《瀑布》教学设计
- 《瀑布》教学设计之五
- 《瀑布》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瀑布》片断赏析
- 课堂生成精彩——《瀑布》识字教学
- 《植物的睡眠》教学设计
- 巧比较拓思路明特点
- 《会呼吸的公路》教学设计
- 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 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 《西藏高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