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大禹治水的启示
大禹治水的启示
大禹出生于治水世家。
其父鲧
,在洪水泛滥的年代,受命于危难之中。鲧的思路很简单,水到哪里我就堵到哪里,在那种原始时代,没有现在的钢筋水泥,面对滔滔洪水也只能用比铁锹还原始的多的工具(实在不知道会用什么)用泥土堆成堤岸,应该还会用石头夯实几下。结果可想而知,于是鲧忙碌了一辈子,也没什么结果。中原的大地上照样洪水涛天。
大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生的,幼年中缺少父爱迫使他多年想父亲在做什么,为什么长期回不了家,何时才能忙完工作回家。当其父没有完成任务被处死后,任务又落在了他的身上。这也是统治者的一种对人民交待的方法,对不起大家了,管这个事的人把他杀了,表明我们也是非常关心此事,水嘛,没治好,来水时你们还是搬家吧。人是杀了,但工作总得要干吧,这么大的风险的事谁来干?弄不好又被杀头。想来想去,没人啊,干脆找他儿子吧,治不好再把他杀掉就是了。于是在中国的历史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世袭制延续了2000多年。
禹接到任务后不知要急到什么样子,父亲为此没命,自已弄不好也会没命,自已的后代可能都不会活长了。想到接到这个任务时禹也快要一夜白头了,只能解决这个问题。挑战往往是机会,挑战越大机会也就越大。禹的决定-也是无法选择,拒绝接受马上就死-改变了中国历史,他绝对不会想到,他建立了基本的奴隶社会制度,一直延续了近千年。无数的征战、无数的生命都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禹当然知道,其父的方法是有问题的,如果自已还是延续这个方法,估计比自已的老父被砍的速度还快!自已面对是天然形成的河流及其父亲留下的豆腐渣工程。我们不知道禹是如何想到以疏导为主导思想的方法,但他成功了!其思想精髓可概括为两点:一是防患意识,不要在洪水来时再治水,要趁没事的时候将工程做好(洪水来时也来不及了),二是以疏为主,疏堵结合。水来无形,越堵反而会让它积聚更多的能量,会一发不可收拾,而疏导正能将其能量化解。
虽是2000多年前的思想,直到今天,能够意识到这两点原理的人还是不多,能够使用这两点用于自已工作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愚人节的故事
- 春天的气息
- 我的爸爸
- 我当上了科学家
- 翠竹
- 改变我的洪老师
- 旌旗之路
- 艺术人生
- 宽容
- 听,雪的铿锵脚步
- 小桥流水人家--乌镇行
- 读书的滋味
- 做饭
- 幸福
- 漂流瓶历险记
- 我想养一个“二货”小孩
- 我想我是猫马
- 摘月的手,至少不会脏
- 扫描世界各国的建军节
- 俄德领导人,交锋70年
- 孙悟空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后
- 西方媒体关注北京2022年冬奥会
- 200多年前的牛津学位考试
- 巅峰救援72小时
- 2030年未来客机酷照
- 意大利古城“情侣幽魂”
- 我与哈利·波特的对话
- 永别了,消失的物种
- 奥巴马的非洲之行
- 戈壁酸梅汤和低调幸福
- 《变色龙》教学设计一
-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二
-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 《推敲》教学设计一
-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设计三
- 《推敲》教学设计二
- 《变色龙》教学设计二
-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一
-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四
-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设计二
- 《金蝉脱壳》教学实录
- 《伊索寓言》教学设计三
-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五
-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设计一
- 《推敲》课堂实录(贾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