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背景资料——沙漠之舟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
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蜂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第一个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野骆驼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戈壁滩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迹渺无,动植物极其稀少。由于无水,天敌(狼、猞猁、豹等)也无法生存。自卫能力不强的野骆驼,为了避开天敌的侵害,凭着独特的生理机能,选择了不毛之地栖居,生息繁衍后代。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为了获取美妙的食物,野骆驼有时也悄悄来到沙漠中的绿洲,那里水草肥沃,食物丰富,但是这要冒着生命危验,因为那里也正是恶狼出没的地方。动物学家曾记录了一场野骆驼与恶狼之间的生死搏斗:
七月份的一天,一头公驼离开了戈壁区来到水草地,被恶狼发现,狼向公驼扑去。机警的公驼顺来路向戈壁深处逃去,恶狼死追不放。追过30公里以后,野骆驼已无影无踪了。恶狼还不甘心,顺着蹄印寻找,追到40公里时才大失所望,只好垂头丧气地返回。这时,烈日当头,热风烧灼,气温高达50℃,戈壁滩连一滴水也没有,狼在返回途中干渴而死。公驼凭着善跑的本领,摆脱了天敌的追击,终于返回安全的戈壁腹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现在的班主任
- 出租时间的孩子
- 菜场捉贼记
- 我的时间
- 因为有圆
- 我的理想
- 令人头疼的妹妹
- 母爱桥
- 美丽的蜕变
- 我的反思
- 相处、分离
- 悲伤的香樟树
- 鱼儿之恋
- 我爱我家
- 成长的第一个台阶——学会坚强
- 试论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与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措施
- 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及培育机制研究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探究新形势下创新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 与自然对话
- 综合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能动借鉴,风格彰显
- 浅析永乐宫壁画的色彩残缺痕迹
- “末班车”
- 油画中的光线意境论
- 苗寨的思考
- 中西思维方式之绘画审美差异
- 婉约和儒雅
- 现代设计中唐山皮影文化创新应用
- 山水画浅悟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二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二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二
- 《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恐龙》教学设计一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一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一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三
- 《狼和鹿》教学设计三
-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 “语”味浓浓,胜似槐香——《槐乡五月》课堂实录及点评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二
- 抓住对比 探究明理 ——《狼和鹿》说课设计及反思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