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公仪休的故事
佚名·网络
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博士。由于才学优异做了鲁国国相。他遵奉法度,按原则行事,丝毫不改变规制,因此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其事迹载于司马迁《史记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循吏,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史记
原文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①。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②。 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③,遗君鱼④,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⑤,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食茹而美⑥,拔其园葵而弃之⑦。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⑧,燔其机⑨,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⑩”?
注释
①高弟:一作“高弟”,指才优而学业品弟高。 ②受大者:领取俸禄多的人,指官位高的人。取小:占小便宜。 ③嗜:极为喜好。 ④遗:赠送。 ⑤免:免官。 ⑥茹:蔬菜的总称。⑦园葵:菜园中的冬葵菜。 ⑧家妇:妻子。⑨燔:烧。 ⑩工女:此指织妇。 雠:出售。
译文
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由于才学优异做了鲁国国相。他遵奉法度,按原则行事,丝毫不改变规制,因此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他命令为官者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做大官的不许占小便宜。
有位客人给国相公仪休送鱼上门,他不肯收纳。客人说:“听说您极爱吃鱼才送鱼来,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很爱吃鱼,才不能接受啊。现在我做国相,自己还买得起鱼吃;如果因为今天收下你的鱼而被免官,今后谁还肯给我送鱼?所以我决不能收下。” 公仪休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下来扔掉。他看见自家织的布好,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门,还烧毁了织机。他说:“难道要让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吗?”
评价
公仪休嗜鱼的故事,讲的是很实在的小道理:受贿就要丢官,丢官以后公仪休不受鱼,人家当然不会再送贿赂给你,你自己却又因为失去了俸禄,什爱好也都无法实现了,因此,受贿是不合算的。公仪休是出身鲁国的博士,鲁国的博士或当为儒生,公仪休在这里所讲的道理,却又不同于儒家的那些从高起点出发的大道理。不过。这里讲的小道理,却很实在,人人能算这笔账。如今那些被关在监狱里的贪官们,原来都是有地位的官吏,他们原先的薪金本是可以享受不错的生活,如今要想自由地享受其本来应得的薪金,还能够吗? 儒家是一个起点很高的学派,孔子的士志于道,孟子的大丈夫精神,培育了中国历史上无数的志士仁人,造就了大批的鲁迅先生称之为中国的脊梁骨的伟大人物,这是一部二十五史,以确凿的史实昭示我们的,任谁也无法否认。但是,我们又要看到,人总是分为不同层次的,官吏也不例外,儒家学说中,又有着类似公仪休嗜鱼这样的针对起点不是很高的一般官吏的廉政理论和故事,这说明儒家廉政理论的务实性与多层次性。因为,儒家学说是用世的学说,凡用世的学说,则除了培育高层次的、先进分子的理论外,还要有针对普通一些的人们的理论,才能完备而切合于实用。这是我们今人应该从儒家学说中学到的东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乐园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读《夏洛的网》有感
- 我爱读书
- 脱棉衣
- 发新书啦
- 我想要个机器人
- 日全食
- 皎洁的月光
- 春暖花开
- 让生活更美好
- 我家是个小型动物园
- 蚕宝宝生长记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我终于学会了下围棋
- 银元鉴定初探
- 以神塑形,意象万千
- 浅谈戏曲表演的艺术技巧
- 设计的再创造性
- 关于城市家具隐性化的设计研究
- 论技术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浅谈书法中文字的“本体”与“载体”地位
- 漫谈紫砂工艺
- 浅谈紫砂艺术之仿古如意
- 艺术中的仪式化手势与表现
- 浅谈艺术中“意”与“象”的关系
- 通用设计视野下的启闭研究
- 浅析我国工业产业发展的设计创新策略
- 审美与审丑
- 西方文论中“艺术”与“文学”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
-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一(学生活动单)
- 《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
-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
-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之二
-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之一
- 陈建先老师《螳螂捕蝉》教学赏析
-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第二教时)
-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之二
-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李清照词 (义乌版)
- 《夜晚的实验》简要教学思路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