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学会关心
《小动物过冬》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小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文中流淌着的人文关怀。我想,学习这一课,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科普知识,还应引导孩子学会关爱。这两天正好在读《学会关心》一书,内尔•诺丁斯说:“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后一句话,是我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
课文写了燕子三次说话。第一次介绍它自己的过冬方式:飞到南方去。(迁徙)第二次是与青蛙对话,介绍了青蛙的过冬方式: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冬眠)。第三次是与蜜蜂对话,介绍了蜜蜂的过冬方式:吃储藏在蜂巢里的蜜。燕子把青蛙称为“哥哥”,把蜜蜂呼作“妹妹”,亲切的称谓,兄妹般的情感,一下子就可打动学生,使他们很快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我想,这也就是课文没有按照生物教科书上的说法来介绍的原因。人,才懂得情感。因此拟人化的写法,更凸显了课文蕴涵的“关爱”这一情感脉搏。
在教学对话时,我们可先抓住燕子的“问”:
“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燕子话语中流露出来的疑惑、担忧以及对青蛙、蜜蜂的关爱之情。
课文第三、五、七自然段是重要段落,介绍了自然科普知识,富有情趣。通过这几段的阅读,孩子们了解了燕子、青蛙、蜜蜂的过冬方式。我想,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阅读起点,任何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比如课文介绍的“过冬方式”就是其中之一。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小动物的。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各不相同,非常有趣,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学时,可联系前面学过的《识字5》中介绍的冬天的动物,引领学生进行探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小动物了解其过冬的方式,让学生把课内的知识延伸至课外。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能力。
细细读课文,不仅懂得了要学会关心他人,从小动物过冬这件事上,我们也读出凡事应早做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秋风刮起来了”,青蛙、小燕子、小蜜蜂就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燕子要“飞到南方去”,青蛙“准备吃得饱饱的”,蜜蜂“早就采了很多蜜”,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早做准备的美好。迁移到学习上,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不要养成凡事“漫不经心”、“等会再做”的态度,凡事早做准备是难能可贵也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课文的结尾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三个好朋友第二年春天相见时的情景。我想,这也是学生关心的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蜕变
- 令人头疼的妹妹
- 悲伤的香樟树
- 我的反思
- 鱼儿之恋
- 出租时间的孩子
- 我现在的班主任
- 相处、分离
- 母爱桥
- 因为有圆
- 成长的第一个台阶——学会坚强
- 我爱我家
- 我的理想
- 菜场捉贼记
- 我的时间
- 中西思维方式之绘画审美差异
- 油画中的光线意境论
- 苗寨的思考
- 现代设计中唐山皮影文化创新应用
- 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及培育机制研究
- “末班车”
- 综合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婉约和儒雅
- 探究新形势下创新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 山水画浅悟
- 试论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与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措施
- 与自然对话
- 能动借鉴,风格彰显
- 浅析永乐宫壁画的色彩残缺痕迹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
- 《狼和鹿》教学设计三
- 《恐龙》教学设计一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二
- 抓住对比 探究明理 ——《狼和鹿》说课设计及反思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二
- 《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一
- “语”味浓浓,胜似槐香——《槐乡五月》课堂实录及点评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一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二
-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三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