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
翻新时间:2023-08-01
紧扣关键字眼,品味诗歌形象
读这首诗的题目,我们能很自然地想起《识字5》中学过的“苍松”一词。教学时,我们可以从诗题切入,引导学生回忆“苍松”的形象,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信息,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充分准备。
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一片明丽的色彩:皑皑白雪、点点翠绿点缀其间。“大雪”
一词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一个晶莹雪白的世界,“青”是那“雪白世界”中特有的颜色,是亮丽的、赏心悦目的颜色。教学“大雪压青松”这一句诗,可由“雪”、“松”的颜色着手,然后抓住“压”字,结合书上插图,引导学生体会雪之大之厚之重。教学“青松挺且直”这句时,可抓住“挺”、“直”两个字,让学生体会青松在大雪重压下依然“挺且直”。这里,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鹅毛大雪不住地下着,松树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可松树却一点也没被压弯,仍然笔直笔直的,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让此景触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生发出对青松不畏严寒、无比坚强的敬佩之情。这里的安排既培养了学生对诗歌中美好情感的感悟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第一、二句诗所展现的青松不畏严寒、坚强挺拔的形象就能较好地贮存于学生头脑之中了。
诗歌是以形象说话的,形象是诗歌主旨、情感的寄托处。“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两句作者将雪化后青松的美好形象留给读者思考。教学时,我们可抓住“高洁”一词,引导学生想象雪化后阳光普照,青松洁净苍翠的美好形象,并再次启发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认识青松、喜爱青松。让他们通过吟诵再一次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视觉形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画面,把自己当成青松,这样就可引发学生与作者更多的共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想要个机器人
- 日全食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让生活更美好
- 春暖花开
- 读《夏洛的网》有感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我终于学会了下围棋
- 游乐园
- 脱棉衣
- 我家是个小型动物园
- 蚕宝宝生长记
- 我爱读书
- 发新书啦
- 皎洁的月光
- 银元鉴定初探
- 浅谈戏曲表演的艺术技巧
- 设计的再创造性
- 西方文论中“艺术”与“文学”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
- 浅谈紫砂艺术之仿古如意
- 艺术中的仪式化手势与表现
- 论技术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以神塑形,意象万千
- 通用设计视野下的启闭研究
- 浅谈书法中文字的“本体”与“载体”地位
- 漫谈紫砂工艺
- 浅谈艺术中“意”与“象”的关系
- 关于城市家具隐性化的设计研究
- 浅析我国工业产业发展的设计创新策略
- 审美与审丑
- 《夜晚的实验》简要教学思路
-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一(学生活动单)
-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第二教时)
-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之二
-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之一
-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之二
-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陈建先老师《螳螂捕蝉》教学赏析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之一
- 李清照词 (义乌版)
- 《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
-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
-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