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4
一场快乐与忧伤的纠结
非儿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脍炙人口,又较通俗易懂的古诗。诗歌深深表达了身处异乡的王维思念亲人的感情。而《每逢佳节倍思亲》(苏教版第五册)则是根据这首古诗编写而成的一篇文包诗教材。很多教者在处理这样的文包诗时,往往使“文”成为“诗”的简单解释而导致理解的琐碎。我认真阅读了这篇教材,觉得可以让“文”成为“诗”的情感对立面,使整个文本的教学成为一场快乐与忧伤的纠结,从而更加体会到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一、由“节”入“诗”,了解佳节之意。
1、读课题:你知道那些佳节?
(如学生回答“六一儿童节”,师就述说“这是一个属于全世界所以小朋友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唱歌跳舞出去游玩……)
过渡:我们在这些佳节里过得很开心啊。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自于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是一个让人心情怎样的佳节呢?
(出示诗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谣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由“诗”入“文”,感受重阳之乐。
1、自由朗读古诗后指名读,(注意正确流利,对情感暂不做要求。)诗中的佳节沟起了人们怎样的感情?(思念亲人)这是什么佳节呢?(不需要回答,只为引读下文。)
2、自由朗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出诗中的佳节指得是重阳节
3、重阳节,人们是怎么过的呢?
重点处理: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老,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分别通过这两段话感受过重阳节的快乐,感受团聚家庭的快乐。)
三、由“情”入“诗”,体会思亲之痛。
1、大家过得是那么快乐,那王维快乐吗?自由读古诗,找出相关诗句,谈自己的看法。
(这个问题的处理,就是对诗歌的理解。王维的不快乐学生是很容易感受到的,但要从诗歌中找出理由,他就必须认真朗读诗歌,根据已有知识储备和“文”来理解每句诗句的含义,从自身辩解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古诗和体会王维心情的双重任务。教师则相机引导补充和扩展。)
2、是啊,王维就是在这种情感下,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到此已自然成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 珍惜生活
- 读《丑小鸭》有感
- 把“酒”论英雄
- 读《骆驼祥子》有感
-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 读《海伦.凯勒》有感
- 向日葵;石头
- 落水的小孩
- 论文辑后感
-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读《母亲的故事》有感
- 读《莫泊桑拜师》有感
- 做个廉洁的人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感
- 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燃烧荒原大地的一把火
- 鲁迅笔下的女性地位与命运
- 浅析PPT封面设计与研究
- 论莫言作品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 岫岩玉雕的题材赏析
- 少年百米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
- 浅析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根源
- 当代设计中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
-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 浅议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改革
- 高行健与中国
- 基于研究生“考证热”的民族志研究
- 美国橄榄球运动对城市文化影响的研究
- 浅析微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南昌市十四校2011年中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及答案(6月)
- 上海嘉定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
- 广东仁化县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 湖北襄州区2011年中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 宜春市2011年初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 焦作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 青云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 北京顺义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 宜春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 温州市2011年中考冲刺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
- 三门峡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 南安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 金华市2011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