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春联》教学解读

《春联》教学解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春联》教学解读

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我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那么为什么我国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呢?这就涉及到我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问题。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传统的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人们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我国人民过春节很讲究喜庆、吉利、热闹,吃好的,喝好的,穿新衣,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春联》这篇课文是第七册中的一篇介绍春联的通俗小品文。课文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指出了读春联的语文学习功能。

全文4个自然段。第一段主要讲的是春联带给我们欢乐祥和的气氛,同时用了四副对联介绍了春联涉及的一般内容。春联的内容可以是:描绘美丽的春光;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所选春联都比较通俗易懂。比较难懂的词语是“欣欣向荣”“百业兴”“烂漫”,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资料解决。中国人过节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喜庆,这篇课文一开始就是喜庆的。

第二小节介绍了春联形式上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仗”。什么是对仗?书上没有直接给出专业的解答,当然就算给小学生也不见得就能掌握。作者很聪明先举例来说明。通过“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的春联举例,得出对仗的意思——“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字数相等好理解,词类相当也好讲解,但是要想真正掌握,却是不那么容易的,因此作者紧跟着又说了一句需要“细心揣摩体会”才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这话说的是有道理的。有些老师教学本课后,让学生尝试着创作一些对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来说,是值得嘉奖的。不过要注意一定要降低难度,毕竟春联是十分凝练的,如果能先从搜集春联开始来学习,可能比一开始就让学生创作效果要好。

第三小节介绍的是的春联的另一个特点——有“声律美”。什么是“声律美”?简单地说就是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用这个方法我们再来重读刚才出现的几个春联,一定会更有味道的。

最后一节是作者的总结,用“开卷有益”来呼吁学生们读读春联,不仅能够丰富知识,学习文字的技巧,还能享受美妙的“声律”,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了解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春联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名中国人都应该爱护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把“酒”论英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读《丑小鸭》有感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做个廉洁的人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感
读《莫泊桑拜师》有感
向日葵;石头
论文辑后感
读《海伦.凯勒》有感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读《骆驼祥子》有感
落水的小孩
读《母亲的故事》有感
珍惜生活
高行健与中国
基于研究生“考证热”的民族志研究
岫岩玉雕的题材赏析
燃烧荒原大地的一把火
鲁迅笔下的女性地位与命运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当代设计中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
浅析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根源
浅议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改革
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微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PPT封面设计与研究
论莫言作品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少年百米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
美国橄榄球运动对城市文化影响的研究
江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宜春市2011年初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顺义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湖北襄州区2011年中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宜春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南昌市十四校2011年中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上海嘉定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
南安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金华市2011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6月)
温州市2011年中考冲刺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
青云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三门峡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及答案(6月)
广东仁化县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焦作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