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但愿人长久》教材解读之二

《但愿人长久》教材解读之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4

《但愿人长久》教材解读之二

情感“补白”,宣泄作者的情怀

“文章不是无情物”,课文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的载体,有时作者将这种情感蕴藏在字里行间,有时作者将这种情感欲言又止,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空白。我们只有挖掘出这个空白,把情感点化出来,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笔者在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在品读“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

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这段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想像苏轼兄弟俩小时候读书、玩耍的情景,然后进行情感诱发:“是啊,在这中秋之夜,苏轼看到别人合家团聚,而自己却与弟弟天各一方,于是他月下遥望远方,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有的学生说:“我的好弟弟呀,小时候,都是哥哥我来照顾你,可是……你在他乡过得还好吗?”有的学生说:“贤弟,还记得我们当年一起去踏春寻觅、一起去河边垂钓、一起来吟诗作对的情景吗?”……此时,学生已分不清自己是课文中的角色还是现实生活的我了,从而进入“使我之心即入乎唐人之心,而又使唐人心,即为我之心”的境地。

既然言语作品提供的只是一个意义框架,既然作品意义在文本中只是一种潜在和可能,那么,对课文的解读就要发挥我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认识课文的召唤性,寻找课文意义的“空白”与“未定点”。当然,我们的学生无论是生活的体验还是知识的积淀都尚有欠缺,“补白”还需我们加以引导与扶助。我们作为教师只有充分发掘文本所蕴涵的资源,“补白”文本对我们昭示、期待的内容,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生命的桥梁,才能让这一个个抽象的、无生命的铅字化作一个个跳跃的、灵动的音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读《丑小鸭》有感
把“酒”论英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向日葵;石头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读《骆驼祥子》有感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珍惜生活
读《莫泊桑拜师》有感
读《海伦.凯勒》有感
读《母亲的故事》有感
论文辑后感
落水的小孩
做个廉洁的人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感
当代设计中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
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PPT封面设计与研究
燃烧荒原大地的一把火
美国橄榄球运动对城市文化影响的研究
鲁迅笔下的女性地位与命运
浅析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根源
高行健与中国
浅析微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浅议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改革
论莫言作品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基于研究生“考证热”的民族志研究
少年百米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
岫岩玉雕的题材赏析
金华市2011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6月)
广东仁化县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顺义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宜春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上海嘉定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
三门峡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温州市2011年中考冲刺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
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及答案(6月)
焦作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青云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昌市十四校2011年中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南安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湖北襄州区2011年中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宜春市2011年初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