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船长》教材解读
管建刚·我的作文革命博客
《船长》一文中有一句很重要的句子: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这句话里有两个重要的词:“忠于职守”和“做人之道”。这是哈尔威船长品质的概括性写照。在我看来,探究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明了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是走近哈尔威船长的一个突破口。
就这么一个简短的故事,当然不可能十分丰富、全面地了解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这个典型故事,了解到哈尔威船长最重要的“做人之道”。
1.遇到危难要“先人后己”。“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这一句话最能看出哈尔威船长的“先人后己”。后文“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也多少反映了一些,哈尔威自己就是男人。
2.遇到危难险要沉着镇定。
这是本文的着力之处,多方面体现了哈尔威的沉着镇定:
(1)对比:感受哈尔威船长的沉着镇定。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本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小孩,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剖”、“可怕”、“半裸着”“哭泣”“猛烈地涌”等词,看出场面的混乱慌张。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一窝蜂”“拼命维持秩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这些词可看出慌乱更趋严重,失去控制的慌乱。
这两段描写乘客慌乱的文字,对比出了哈尔威船长的镇定与沉着;乘客越是慌乱,越能反衬出哈尔威的沉着镇定。
(2)行动:感受哈尔威船长的沉着镇定。
哈尔威的行动主要表现在他的语言上。
和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大副的对话,简短有力,思路清晰,突出表现了哈尔威的沉着镇定。这段话的描写也很有特色。与洛克机械师的对话,没有一个提示语,显得干净利索,果断有力。这里如果有了提示语,反而灰罗索无力。如:
“炉子怎么样了?”船长问。
“灭了。”洛克机械师回答道。
“机器怎样?”船长紧接着问,因为他知道,火一灭,机器无法运行。
“停了。”
提示语变成这样,一读就知道不好。紧张感没有了,船长的果断、沉着、冷静也没了。提示语的形式用哪一种,这需要琢磨,这种琢磨,就是写作精致的追求。
后面的一段对话是这样的: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面前,你就开枪打死他!”
这一段话,是否可以改成: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
“到!”
“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面前,你就开枪打死他!”
个人看法,我觉得后一种或许更好,更简洁。这个时候,需要简洁的表达。简洁也是力量。
“船长喊了一声”不能去掉。前面是和洛克机械师对话,后面是和奥克勒大副对话。是个分界的地方,需要用提示语来区分一样。
“够了”后面的“船长说”也不能去掉,道理一样,前面的“够了”是回答“20分钟”的,后面的话讲“手枪”,两个意思间要区分一下。提示语起到了这个区分的作用。
(3)议论:感受哈尔威船长的沉着镇定。
议论一:“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伟大的灵魂——指哈尔威的精神;什么精神——在灾难面前沉着冷静、先人后己、保护弱小的崇高品质。
议论二:“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最精彩的无疑是“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这一句,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处理灾难的能力与人格魅力,全在这里。
3.遇到危难要保护弱小。
在灾难面前,女人和孩子往往是弱者。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面前,你就开枪打死他!”
这句话是对女人的保护。
“快救克莱芒!”船长喊道。
克莱芒是个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这两句话是哈尔威船长对孩子的保护的缩影。
4.遇到危难要与船共存亡
哈尔威船长并不是非要死的。或者说,哈尔威的死不是来不及离开马上要沉没的“诺曼底”号,而是他坚持要和船一起沉没大海。
“轮船在慢慢下沉。”
船沉得并不快。
“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徐徐”,沉得不快。
更重要的是,与大海打交道的船长肯定是会游泳的。
甚至可以想象:最后一条小艇救走了最后一名船员,这艘小艇难道就挤不下哈尔威船长?
甚至可以想象:船员们都在呼喊着、请求着哈尔威一起上小蜓,离开即将要沉没的“诺曼底”。但是哈尔威拒绝了。
他屹立在舰桥上,他要和“诺曼底”号共存亡。
这是因为,当时,船长有一条守则:与船共存亡。
事实上,哈尔威尽力了,船上没有一个人伤亡。
事实上,这次的灾难并不是他的船造成的,有很多理由可以推卸责任,但是哈尔威没有任何的辩解,他选择了与船同沉大海。
他只知道,一个船长,就是要于他的船共存亡。
这也是哈尔威的“做人之道”。——忠于职守,与船同在,哪怕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那么,哈尔威是在什么时候决定:我要与船一同沉入大海。
这是个问题。
至少是他知道船只能坚持20分钟的时候,他已决定与船同沉大还。
甚至——一个有经验的船长——是在“玛丽”撞了“诺曼底”,被“剖”开一个大口子的时候,哈尔威已经知道,这次,船完了。
也就是说,早在营救的早期,哈尔威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要与船同沉大海。
一个注定自己要死的人,居然还能如此沉着镇定地、有条不紊地营救所有的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船上的乘客十分慌乱。这在前面已经分析过。船上的船员们慌乱吗?船员们一点也不慌乱。为什么?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能忽视,那就是他们信任船长。有船长在,问题就不成为问题,灾难就不成为灾难。船长,是一个能“给灾难下达命令”的人。
船员们为什么这么信任船长?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这个“又”,说明哈尔威和船员们不是第一次面对死亡的危险,他们一一克服了。每次在灾难面前,船长都是那么镇定自若,英勇无畏,化险为夷。
这一次,又是化险为夷。
但是这一次,船长哈尔威没有再回来。
他选择了有尊严、有体面的死,英雄的死。
在死亡面前,你可以成为懦夫,你也可以成为英雄。你选择好死不及赖活,还是选择有尊严地死,英雄地死,这个问题在口头或者书面的回答来看,是轻而易举的。面对实际的死亡时,这个选择就显得严峻而复杂。
哈尔威的选择,却是那么清楚,那么坦然,那么镇定自若。这就是哈尔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珍惜时间
- 好书推荐
- 树
- 天,下雨了
- 开心的一天
- 一件快乐的事
- 我爱你,海西
- 我爱我的家
- 擦一次地板
- “爱心天使”——妹妹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后悔
- 为你,我飘荡的灵魂
- 给妈妈一个惊喜
- 一件难忘的事
- 应用普通腹部B超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探讨
-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价值分析
-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探索
- 病房护士针刺伤研究进展
- 开放式胆囊切除手术后并发症探析
- 应用品管圈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率的探索
-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损害的超声动态检查及临床意义
- 硬膜外腔注射酚甘油治疗晚期癌痛30例临床观察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病危险因素探讨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高原地区对老年性肝病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疗效观察
-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现状
-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概述
- 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未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策略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 《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指导方案
-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材解读三
- 聊故事里面的故事 聊故事后面的故事 ——《牛郎织女》教学实录
- 《爱之链》教学设计二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二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一
- 《船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四
- 《爱之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爱之链》教学实录及教学后感
- 因材施教 方能成就灵动的课堂——《船长》教学设计
-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二
- 《船长》教学设计一
-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