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蜗牛的奖杯》教材解读:奖杯不是路的终点更不是路途中的绊脚石
童话剧
《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故事,讲得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 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
初读课文就被课文中蜗牛那可爱的形象给逗笑了,它是那么的富有童趣和童真。它努力过,也得意过,从而也改变了自己的一身。这个骄傲的愚蠢得可爱的小蜗牛的形象,便边深深地植入了我的脑海,便也喜欢上了这篇充满童话色彩的寓言故事。生活中的蜗牛是那么的肉麻,黏糊,我可不敢去逗它。再看文中的插图,图中的蜗牛是那样的秀气,美丽,并不比蝴蝶、蜻蜓、蜜蜂逊色,感觉是那么的神气,可爱,让人不能不喜欢这小小的昆虫。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在教学时,导入犹为重要,它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引发学习动机,引入新教学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是思维的起点,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关系着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效果如何。本篇课文的导入,可设计一个小小的谜语:说它是条牛, 没法拉车走 , 说它力气小 , 却能背屋子跑。打一动物名称。相信一定能调动所有孩子动脑的积极性。
再看课文就像父母在描述自己的孩子的趣事一样娓娓道来,在描述的时候,神情有喜欢有担心:如“蜗牛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中的“可不是”,还有“惟恐”、“生怕”,隐隐的担忧之情就隐含在这些词语中,而“有力的翅膀”和“自由的飞翔”、“遥遥领先”,这些词语又让父母为孩子的骄傲之情表露无疑。可看出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是多么的喜欢这些小动物,也理解孩子们的心,把要揭示的道蕴涵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中,在读童话故事的同时受到启迪,明白道理!
在教学时,教者可抓住这些关键词语通过朗读来感悟蜗牛的心理。这只奖杯虽然来之不易,却成为了蜗牛飞行路途上的终点。它没有能跳过这个绊脚石,使冠军这个头衔在它心理永远丢不开、放不下,成为了一种心理的债。而在成功人士的身上不免也有这样的心理,还有孩子们的身上也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试想亚运会的冠军以及奥运会的冠军,他们是否也就停留在原地呢?《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阅读就学生能够个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所以因让学生自己去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内化,在读中生成,相信学生在自己的理解过程中会有自己独到的感悟。
在全篇课文中,没有一句对白,却那么地引人入胜。我认为在学习课文时可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过学生的嘴巴,转化成精彩的对白。可以通过记者采访的形式,把蜗牛的心理话说出来来填补课文的空白。在采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做记者,也可以做蜗牛,在角色互换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在蜗牛获得飞行冠军时,在蜗牛只能在地上爬行时,在蜗牛再次看到蝴蝶、蜻蜓、蜜蜂可以自由的飞翔时,都可通过采访,说出蜗牛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心理的想法。在课文结束之前,教者在此时再问上一句:看到再也飞不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相信学生此时定能真情流露,会涌现出许多个性化的表达。这样,课堂上学生的情感体验会更丰富,这样深入关注儿童文化和价值的课堂也更有人文精神的关怀,从而更能明白课文中所蕴涵的“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
奖杯是人生路途中的一个逗号,但决不是终点,也更不是绊脚石。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也同样会明白这样的道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
- 美丽的校园
- 二十年后的故乡
- 第一场雪
- 美丽的观海长廊
- 我心中的那条龙
- 雷雨
- 雪花
- 美丽的大海
- 参观相如广场
- 寸金桥
- 春
- my school(我的学校)
- 第一场雪
- 梦中的母校
- 视野·观点
- 老人最需要什么样的孝
- 高校外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完善对策研究
- 养老保障 公平与效率同步迈进
-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实境遇及对策研究
- 焦点·人物
- 听力是学好英语的“破冰”之力
- 新课程标准下高一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技巧
- 基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 扎紧制度笼子,让监督更有力
- 过年回家为啥和父母没话说
- 2月特别提醒
- 农村小学日记教学新探
- 春节,学会分享亲情
- 中德合作办学框架下的德语教学问题与教学改革探讨
- 挖掘教材语文因素 教科学课所不教——苏教版第十册《克隆之谜》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 我教《秦兵马俑》
-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
-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体验失明
- 让这节课再“无趣”一些
- 轻松提高孩子的识字量
- 体验失明——我教《海伦.凯勒》
- 《猴子种果树》的新思考
- 《精读与略读》反思
-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 《识字4》教学反思
- 由“火红的太阳”所想到的
-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反思
-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