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沉香救母(二)》教材解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沉香救母》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美丽神话故事。因为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孩子们对课文的故事情节很熟悉。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我认为不是简单地要让学生明白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而是应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沉香内心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心灵。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教材把《沉香救母》分为
(一)
(二)两个故事。第一篇主要讲沉香立志救母,拜师学艺。第二篇主要讲沉香不畏艰险,劈山救母。两篇课文联系密切,前后贯通。
“救母心切”是贯穿在这两篇课文之间的情感线索。不管是沉香在救母之前“习武练功”所受的劳苦还是在寻母途中尝遍的“千辛万苦”,“ 救母心切”这一情感始终是他前进的最大动力。在教学
(一)时,我们可以抓住沉香刻苦练功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沉香为了解救妈妈,是如何刻苦练功的。比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腰酸背疼”、“很想……但……一……就……”、“几年”、“终于”、“高强的武艺”等词句,从而感悟沉香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在课文
(一)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爸爸。爸爸与沉香的对话以及两人的神情也是值得细细体味的。教学时,我们也可以抓住关键的词语,如“再三追问”、“含着眼泪”、“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默默地攥紧了拳头”等体会父亲内心十分痛苦却又无可奈何,小沉香“又难过又气愤”的心情。父亲和沉香的对话,还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进行表演朗读,加深学生对人物的情感体验,以便带领学生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沉香救母》
(二)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一路上吃尽了千辛万苦以及他和母亲相见时无比激动的心情。从两篇课文内容联系上看,“习武练功”是“救母”的准备过程,“劈山”是故事的延续和结果。教学
一、二自然段,抓住“救母心切”、“奔去”、“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捧几口泉水喝喝”、“一个个血泡”、“一道道血痕”、“一点也不在乎”等词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沉香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精神。教学
三、四自然段,在联系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沉香的“孝心”以及和“日思夜想”的妈妈见面时“无比激动”的心情。这里可创设沉香和妈妈相见时的情境,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在“说”的基础上,可让学生演一演,想象母子团聚时的感人情景,体会母子团聚的欣喜和不易。
感情是教学艺术生命中流动的血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课文的重点词句,抓住情感线,努力将学生引入课文中的情感范围,从而让他们轻松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凝滞的沙漏
- 心痛的感觉
- 巨蟹的母爱
- 别人也在疼
- 恕我不能与感情逢场作戏
- 那些已逝的日志
- 阿珠的死
- 风过耳(转载)
- 相山,令我伤心
- 受伤的小鸟
- 多么荒唐的玩笑
- 春殇
- 珍惜眼前的“树叶”
- 重拾人生
- 完美刺痛
- 一仆二主,“无间道”被拆血刃老总
- 我的妈妈不能走,学霸女孩捐髓救母
- 基于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分析
- 浅谈老年公寓电气设计
- 浅析澜沧地区布朗族村寨传统空间格局特色
- 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内容研究
- 桥梁施工中箱梁施工技术
- 痉挛的中西医康复评定辨证思维
- 加强软土地基施工管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 “真爱”受阻,“无欲无求”的第三者千里雇凶
- 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探讨
- 石头不“冷”!80后女孩用心暖热“墓型设计师”
- 浅谈后张法混凝土预制箱梁张拉工艺
- 介入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比较分析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析
- 《猜谜语》教学设计
- 《猜谜语》教学实录
- 《江南》教学设计
- 《做操》教学设计
- 《江南》教学设计
- 《江南》教学设计
- 《早操》教学设计
- 《猜谜语》教学设计
- 《做操》教学设计
- 《荒地》教学设计
- 《猜谜语》教学设计
- 《秋天来了》电教教案
- 《荒地》教学设计
- 《月亮圆圆》教学设计
- 《做操》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