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李广射虎到底射在哪里?

李广射虎到底射在哪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李广射虎到底射在哪里?

苏教版第六册第8课《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式的课文,文章通过描绘卢纶的《塞下曲》一诗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诗的后两句是“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课文对诗末句对应的描述是“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课文作者把“没在石棱中”解释为“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从表现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来说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如果要帮助学生理解原诗却不妥当。“石棱”的“棱”在新华字典上有两个解释:一是物体上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接连的部分;二是物体表面上的条状突起:如瓦棱。诗中的“棱”字显然应取第一种解释,是石头的面与面的相交处,国画中有山石纹理一说,这里的石棱就相当于山石的纹理处。

当堂教学时,我直觉地感到文中的解释不妥,因为一支靠人力射出的箭硬生生没入顽石中且使训练有素的将士也拔不出来,这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描写,不是流传有绪的历史故事。当时我对学生说,我们读书一定要有敢于怀疑的精神,书上说箭深深地扎进石头我觉得不妥,我们把它改成石缝吧(因为我怕学生不理解什么才是石头面与面的相交处),学生很支持我,就按我的改法把句子重读了一遍。

课后,我再细细一想,才感到我的改法比原文还差,如果是“石缝”则必然有大有小,且李广即使射进很小的石缝也让人感到少了几分神力。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把课文的句子改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棱里”,然后老师再在黑板上画一幅简笔画让学生理解何谓“石棱”,它与“石缝”有何不同。这样既未改变诗句的原意,又让学生多积累了一个很有用的词--石棱,它简洁而准确地表达出了石头某一部分的位置,简直找不出第二个同义词了。

做语文老师的也许就要在这些小处着力,才能用智慧点燃智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国的百年奥运梦
北京欢迎你
遨游汉字王国的收获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读《名人故事》有感
电影《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蓝色梦幻曲
读《骆驼祥子》有感
《读吹小号的天鹅》有感
读《爱迪生》有感
《三国演义》之关羽
每天进步一点点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
《绝对小孩》读后感
读《骄傲自满不可取》有感
体育媒介事件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的概念与功能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家用电器广告翻译
健美操基本步伐在跳绳中的应用分析
“幸福广东”视野下广东省大众体育的发展
全民健身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建议
锦织圭技战术特征研究
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体育智库建设与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体育舞蹈审美特征探析
让学校体育政策落地生根
论深化体育改革对体育现代治理的法治依赖
对高职院校学生篮球选修课的调查研究
从GVC到NVC: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路径的研究
高材生与人才之间能否划等号
解字:清 乾坤
杭州友谊学校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词与诗的区别
两首诗分别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西畈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北京石景山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房山区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天游峰的扫路人》的三点解读
我读《螳螂捕蝉》之二
何谓麦垄?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谈
江阴市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古诗两首》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的确定
杭州许贤初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宁波外国语学校2011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