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记金华的双龙洞》文本解读之一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篇游记,全文按游览顺序记叙,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即第一自然段,写“我”游双龙洞的时间和出发地点;第二段从“出金华城”到“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写从金华到双龙洞的路上;第三段从“在洞口抬头望”到结束,写游洞。全文脉络清楚,层次分明,满篇皆画。学习这一课,培养学生用文字描述景物的能力是重要内容。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设想。
一、要多读。读什么?
1.读修辞特点比较突出的句子。如,“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对比)“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比喻)“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到左右和下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夸张)此外,好的句子像“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都可让学生多读。
2.读感情色彩较浓的句子。如,“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内洞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等。
3.还可让学生读文中的重点段落,如路上、孔隙、内洞等段。指导学生读上面这些句子、段落时,除范读外,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边读边想。如,读去双龙洞路上一段,可让学生先读,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公路是什么样子的,山上映山红、油桐是怎样生长的,溪水出山是怎样一种情况,山色怎样,然后再读。就这样反复读、反复想,一直读到眼前能呈现出画面为止。另外,对该读重音的字句,也应指导。如“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象桥洞似的”“……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等。
总之,只要注意读,注意引导学生读一次,达到一种目的,学生就会渐渐读出味来,读出“门道”来,百读不厌。
二、要精讲。讲写作方面的技巧、特点。
(一)是文章的内在联系。本文除按游览顺序写外,文中还处处写到溪流。从入山到外洞、孔隙、内洞,无处不溪流,好像作者的游览,处处追寻着溪流的“足迹”,使文章自然而然地串了起来,也使人看到了作者游览时不断探求双龙洞“奥秘”的兴味。
(二)是本文特殊的表现手法──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感觉到的情况去描画观察到的情况。如,写孔隙情况,作者不直接说孔隙多大、多高、多宽、多长,里面的情况怎么样,而是用人们所常见的东西比喻说明。说孔隙的高低宽窄用了“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的小船呢两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无法容纳第三个人”。写孔隙内的情况,用感觉去写:“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写外洞的大小形状:“像桥洞似的”,“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个人开个会,一定不会觉得拥挤”,等等。这样写,把许多抽象的东西都形象化、具体化了。
(三)是分析文章的脉络层次,篇章结构。讲时可作如下板书:
(一)四月十四日,去游
前五公里(略)金华-罗甸
(二)路上
后五公里(详)公路:盘曲而上
山上:满山映山红
油桐一丛一簇
山土粉红
溪水:时而……
时而……
时而……
时而……
洞口外
山突兀森郁
外洞
洞口
桥洞似的
洞内
像大会堂
(三)洞内
宽
两人并排仰卧的小船
高
仰卧恰能通过
孔隙长约二三丈
光线昏暗
一团漆黑
洞顶
双龙(青、黄)
洞内
石钟乳、石笋
内洞
形状
多端颜色各异
大小
比外洞大得多
十来进房子大
溪流
上源在深黑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为你,我飘荡的灵魂
- 我爱你,海西
- 擦一次地板
- 开心的一天
- 后悔
- 好书推荐
- 我爱我的家
- 一件难忘的事
- 天,下雨了
- 树
- “爱心天使”——妹妹
- 珍惜时间
- 给妈妈一个惊喜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一件快乐的事
-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损害的超声动态检查及临床意义
-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现状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病危险因素探讨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开放式胆囊切除手术后并发症探析
- 病房护士针刺伤研究进展
- 硬膜外腔注射酚甘油治疗晚期癌痛30例临床观察
- 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未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策略
- 应用品管圈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率的探索
-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探索
-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概述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
-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价值分析
- 应用普通腹部B超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探讨
- 高原地区对老年性肝病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疗效观察
-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材解读三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一
- 《船长》教学设计一
-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四
- 《爱之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聊故事里面的故事 聊故事后面的故事 ——《牛郎织女》教学实录
- 《爱之链》教学实录及教学后感
-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一)
- 因材施教 方能成就灵动的课堂——《船长》教学设计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二
- 《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指导方案
- 《船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二
- 《爱之链》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