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关于《墨梅》一诗答教师问
本学期开学,有的老师拿到新版第九册语文教科书后,发现《墨梅》一诗的文字,与过去的版本有所不同:“朵朵花开”改成了“个个花开”;“颜色好”改成“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中的“留”改成“流”。
不少老师对此感到困惑,认为:花应该“朵朵”才对,怎么可以“个个花开”呢?“只留清气满乾坤”很好理解,为什么要改“留”为“流”呢?令人不可思议。
新版教科书《墨梅》一诗的文字为何跟过去不同?应该怎样给孩子们讲?我想就此作点说明。
王冕为朋友良佐画了一幅《墨梅图》,《墨梅》是题在画上的一首诗。
这首诗在其流传的过程中,由于经过多次抄写、翻刻,几个版本文字上出现了差异,即所谓“版本异文”。作为教材应选哪个版本呢?不用说应该选最权威的。
值得庆幸的是,王冕《墨梅图》的真迹仍然存世。(见附图)图上的题画诗是王冕自己的笔迹,应认为是最权威的版本,所以我们的教材选择了这个版本。
作为梅花的量词应当是“朵”,怎么可以用“个”呢?
“个”,古代写作“箇”。《说文》:“箇,竹枚也,从竹,固声。”竹枚是古人用于计算的工具,是许多长条形的竹片儿。后引申为物量词。最初只是用于计算竹子的单位,如《史记 货殖列传》:“竹竿万个”。唐代以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两箇黄鹂鸣翠柳”,是用于计算鸟类。《金史 食货志五》:“温柑八千箇,橘子七千箇”,是用于计算水果,在这首诗中,则是用于计算花朵。那时的语言习惯就是如此,怎么可以以今律古呢。
改成“只流清气满乾坤”,是不是就“不可思议”了呢?不然。这儿的“流”是流溢的意思,是说梅花可贵的清气流溢人间。我们今天不是还常常说“百花竞艳,芳香流溢”吗?细细玩味,在这首诗里,似乎“流”要比“留”更富有表现力。“留”字太实,“流”比较灵动,能激发读者的想像,意谓梅花的清香高雅之气随风流播,充溢人间。
以上这些讨论是面对教师的。小学阶段学习一点古诗,只要让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就行了,无需引经据典地进行过细的论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致宁宁的一封信
- 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奥运
- 我最喜欢的自行车
- 给市长爷爷的一封信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致爸爸的一封信
- 枯木的春天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给舅舅的一封信
- 给祖国妈妈的一封信
- 最美的花
- 让我为你唱一首歌
- 给母校的一封信
- 给圣诞老人的一封信
- 给人类的一封信
- 当小火苗遇见泼冷水
- Old Lyric:骷胖美衣橱博物馆
- 小心后院起火
- 新官如何“侍奉”下属
- 轻茶曼香悠悠来
- 容和亚洲风味的精美菜肴
- 智表:想说爱你不容易
- 演绎别人的人生,完善自己的旅途
- 战斧牛排,“食”在霸气
- 陶磊:创意燃不尽
- 谁说“多肉”就不美?
- 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核心亮点
- 绝对令你duang到的主题餐厅
- 安内之后如何攘外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唯一的听众 教案教学设计
- 鞋匠的儿子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
- 黄河的主人 教案教学设计
- 瑞恩的梦想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七) 教案教学设计
- 信箱 教案教学设计
- 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
- 鱼市场的快乐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
- 聪明的使者 教案教学设计
- 烂漫的点地梅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