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3
春天里的春天——鸿雁长飞读《孔子游春》
宋飞
读孔子游春,脑海中不由自主地便会浮现出三幅春景图:
一、自然之春
春风真的来了。瞧:“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畔桃红柳绿、草色青青。和煦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偏偏到来的春天伴奏。”语言真美。琴声中除了阳光普照,除了色彩斑斓,除了春风和煦,一定还掺杂着鸟鸣啾啾,掺杂着歌声袅袅,掺杂着蓝天白云,掺杂着弟子们的笑吧!
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沁人心脾,忽然就想起了《最昂贵的往往是免费的》:空气、阳光、绿色空间……这昂贵的赐予者便是“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置身于她的怀抱,嗅着她的美,揩拂掉周身疲惫的尘埃之后,有谁不陶醉其中呢!“生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染尘埃”,有谁能比得上母亲的纯洁与包容呢?包容你我的忧愁与烦躁,任心胸恣意流淌,任目光柔和深情。有谁能比得上母亲的高雅与美丽呢?大地的胸怀,森林的长发,阳光是她的明眸,轻风是她的絮语……醉了,懒了,谁不想投身其中,谁不想沉浸其中,谁能够不获得心灵的宁静——“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该是何等的舒适与惬意!
二、思想之春
漫漫春色中,还有一幅怀旧的照片挥之不去:一位仗剑去国的老者坐在疲惫的马车上,带着他的几十位弟子奔走于各地之间,四处宣讲和推行他治国平天下的主张。然而,悠悠经年,处处碰壁,无人理睬。春意虽浓,但是淡淡的哀愁还是会悄悄潜入孔子的内心,以至于他凝望着泗水的绿波,久久不能平静。他不能平静,纷繁的思绪正如波澜起伏的泗水,滚滚而来,又奔腾而去。周边的美景会视而不见吗?“弱水三千,独取一瓢饮!”这一瓢,就是他的“遇水必观”:“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他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圆,流比向下,和顺温柔,他好像有情意;水穿山石、凿石壁,从无惧色,他好像有志向;万物如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水是真君子,具备了君子所有的品性,他的潜台词大约就是:做人就要做君子啊,做一个纯净、清澈的君子,做一个包容万物的君子,做一个坚韧、有情、高尚、善施教化的君子……这君子,何尝不就是孔子自身呢!“遇水必观”,想必他也无数次地把水幻化成自己了吧!孔子是淡薄与高远的,虽然他的积极入世带给他无限的冷遇。但是圣人之所以为圣,就在于他有异乎常人的胸襟与从容,在于他友善谦和的一贯作风,在于他宁静深邃的情感世界,在于他循循善诱的如沐春风。这不由得又让人联想到第三幅春景:
三、情意之春
歌声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没有师道尊严,没有秩序恭卑,只有师生间的欢欣一片。我们有过这样的课堂吗?我们会在学生面前手舞足蹈吗?我们会对学生不同的志向默许颔首或者善意呻笑吗?甚至,我们会在骂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镂也”时面色含春吗?
忽然就像起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进》),想起孔子的问:“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想起曾皙的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祈,风乎舞雩,咏而归。”想起孔子会意的评:“吾与点也。”这样浓郁的春景,离我们有多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茶的语
- 听,海哭的声音
- 错题了
- 鲁宾逊读后感
- 终是平淡
- 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 春游
- 永不放弃
- 潇洒
- 家乡的变化
- 令我苦恼的一件事
- 朋友与我
- 只因为是你
- 错了
- 天地寂寞
- 日本儿童文学中的母亲形象
- 《元略墓志》通兰亭
- 中国艺术家伦敦拍场夺冠
- 文物回流开通“绿色通道”
- 促进碑学发展vs确立草书标准
- “S+V+O”式中的“X化”
-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重复手法
- “提高全社会的长城保护意识”
- 中国美术馆刮起波兰民族风
- 能找到平衡吗
- 明式家具重寻苏州庭园的精致生活
- 《环太平洋》:数码奇观与霸权建构
- 收藏市场“明与暗”
- 《州三水h主簿京兆f府君墓I》w字考
- 分而复合 好画好福
- 《普罗米修斯盗火 》教学设计
-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三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二
-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一
-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四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二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一
- 由"着迷"到"痴迷"——《装满昆虫的衣袋》精彩片段赏析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一
-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四
- 《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元日》原创教学设计两例
- 《古诗两首》《元日》教学设计
- 《变色龙》教学设计三
-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