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9
我读《天鹅的故事》
张忠诚
课题《天鹅的故事》,不同于课题《鸟语》。“鸟语”提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天鹅的故事”则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既然是故事,课文在开头和结尾为什么还要出现斯杰潘老人哪?只是写故事不更简单吗?老人在课文中起到串连情节,衬托老天鹅精神的作用,决不能丢。而《鸟语》有关爷爷提醒我上学一段,则是衬托我与鸟儿交谈的入迷,衬托我爱听鸟儿的歌声与软语,就如金圣叹所言,这叫背面敷粉。他远没有斯杰潘老人在文章中的作用大。正如这个故事是通过斯杰潘老人之口讲出,没有老人就没有这个故事的叙述,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关爱。
下面我们再来看课文的主体天鹅的故事——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行为的感召下,用自己身体破冰的壮观场面。既然是故事,就会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冰封湖面,一群天鹅面临生存危机是起因;老天鹅带头破冰是发展、是高潮;群天鹅在老天鹅行为的感召下一起破冰,破冰顺利完成,生存危机解除是结局。
老天鹅为什么要舍命破冰?是这个故事的关键情节。弄懂了这个问题,课文也就理解了。首先是为了生存。你看,它在破冰的时候,是“腾空而起”。何谓“腾空而起”? 是向高空升起。这升起很突然,出乎其他天鹅的预料,有些揭竿而起的味道。因为当时冰封湖面,如果不破冰,大家都会饿死。天鹅的叫声“克噜——克哩!”,就是它们在讨论这个问题。面对这样一种情境,必须有人站出来,带头破冰。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老天鹅就是那个环境与境遇造就的英雄。就像历史造就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样。从这个角度看,老天鹅的“腾空而起”更显英雄的壮烈,英雄的无畏,英雄的伟大。作者在描写它破冰,先是一个细节描写,把英雄的行为定格,是特写,是重笔。它用胸脯扑打冰面,是说明它在破冰时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是详写、实写老天鹅的英勇与无畏。接着第二次,第三次,以及后面的省略号,略写、虚写,是轻笔写老天鹅的破冰,此为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余地。正如古人所说,得意于言内,会心于言外。
老天鹅行为的另一层意义,是它在用自己的行为震撼群鹅,感召群鹅,团结它的伙伴,唤起它们一同加入破冰队伍。别的天鹅为什么呆呆地站在那里,那是因为老天鹅的行为震撼了它们。在老天鹅行为的感召下、唤醒下,群鹅一同加入了破冰队伍。课文中有一句话:“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英雄的作用,英雄的凝聚力、团结力。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克噜——克哩——克噜”,不就是在证明这一点吗?
老天鹅行为还有一层意义不容我们忽视,任何事情的完成,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它还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否则,哪有群鹅“克噜——克哩——克噜”胜利的欢呼。这在告诉读者,告诉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此点的认识,对于现在的学生非常必要。
由此我们可以说,天鹅的故事有条明线,也就是故事发展的顺序。另外还有一条暗线,就如山水画中的道路,时而显时而隐。这条暗线,是老天鹅与群的关系,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讲老天鹅行为的三层意义,它以一物摄全篇。这正是作者高明之处。恰如古人所说:“美人细意烫贴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也许有人会问,那挂在墙上的猎枪又起什么作用哪?它也是一个作者表现主题的道具,能引起故事 ,结束故事,深化读者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这篇课文在写作方法上,非常有特色。我想有三:一是写老天鹅破冰,详略、虚实、重笔轻笔结合;二是群鹅破冰场面的描写值得学生模仿借鉴;三是写天鹅破冰的故事采用插序的手法,与前文的衔接,与后文的结尾砌合,自然巧妙,浑然天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要做这样的人
- 交通安全记心间
- The change of my life
- 感谢您——我的老师
- 电的重要性
- 英语发言稿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谢谢你,朋友
- 给老师的一封信
- 度过愉快的万圣节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My first holiday in 2010
- 给姨妈的一封信
- 给小偷叔叔的一封信
- 给外国小朋友的一封信
- 保健品头上的“紧箍咒”
- 修行,为遇见最美的自己
- 香奈儿5号为什么畅销不衰
- 舍弃,是一门艺术
- 马三立,不开心时给自己说一段
- 养生是中国健康产业之魂
- 我为何崇拜褚时健
- 保健品营销的转型之路
- “美眉”美女
- 丹霞绝壁上的悬棺传奇
- 家里有张“咖啡馆餐桌”
- 职场感情的四大弊端
- 我在乎,并且每个人都在乎
- 送父母“最好的保健品”
- 法国人只备十件衣
- 《山行》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四)
- 《地球清洁工》教学设计
- 购买上帝的男孩
-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 苏珊的帽子
- 三峡情
- 《山行》说课设计
-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 积累与运用(五)
-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 《积累与运用(三)》教学设计
- 三峡情
- 积累与运用(四)
- 《山行》教学设计